外汇储备增长或减少的原因

2024-05-04 17:01

1. 外汇储备增长或减少的原因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据最新(2009年4月底)数据统计,目前大陆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经济体第一,日本居二,俄罗斯居三,中国台湾居四。
  [编辑本段]外汇储备的发展
  为了应付国 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70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在国际储备资产总额中,外汇储备比例不断增高。外汇储备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应付国际收支的能力,关系到该国货币汇率的维持和稳定。它是显示一个国家经济、货币和国际收支等实力的重要指标。

  外汇储备的功能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编辑本段]外汇储备的代价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 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会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也将严重缩水。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编辑本段]外汇储备管理原则
  1,保持外汇储备的货币多元化,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
  2,根据进口商品、劳务和其它支付需要,确定各种货币的数量、期限结构以及各种货币资产在储备中的比例;
  3,在确定储备货币资产的形式时,既要考虑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也要考虑流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4,密切注意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或不定期调整不同币种储备资产的比例。
  因此,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是:“安全、灵活、保值、增值”。第一位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但由于储备资产是支付工具,应该随时能变现,因此必须具有灵活性,这两者缺一不可。当然,这里所说的安全,不仅是货币汇率、利率风险的防范,更重要的是变现、流通、兑换风险的防范。因此,为减少储备资产风险,在考虑对外支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手段,把储备当作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在保值的基础上,不仅仅要获取基本利息的收益,还要努力争取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实现储备资产的增值。

  中国的外汇储备
  中国的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1.币种构成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没有对外明确公布过,目前属于国家金融机密。依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的报道,据估计,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
  2.外汇储备结构原因
  之所以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资产为主,有以下几方面历史和国际金融理论原因:
  1、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活动要以国内经济为主,虽然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但是与美国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瑞士的相应指标,后者三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外向型的,其货币价值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而大幅波动,不利于保值;
  2、除美国外,日本、德国、瑞士的央行拒绝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
  4、国际贸易中2/3以美元结算;
  5、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批发交易绝大多数以美元交易,各国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采用美元;
  6、各大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
  7、国际银团贷款和国际债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债券。
  3.储备成本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中美元资产较多,在2000年之后的美元大跌过程中,中国外汇储备在账面上贬值严重。有观点认为,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账面损失约200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账面损失约400亿。
  4.流动性风险
  “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特别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决定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际市场上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中国的外汇不是拿着一些外国的现钞放在那里,而是买了外国的一些高收益、低风险、非常安全的债券”。然而约占60%比例、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债券形式存在,使得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受到中美关系、美国国债市场规模的威胁。
  5.非常规使用
  2004年1月,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充实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金。这次注资行为不属于外汇储备的常规运用范畴,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执行人的角色。
  6.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有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随后,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上升,截至2008年9月末,达到创纪录的19056亿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美元、欧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2008年10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为自2003年年底以来首次下降,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9460.30亿。
  有观点认为,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外汇储备以GDP的10%左右为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明显偏高。亚太区国家的外汇储备额占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国家高出很多,这个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而且高外汇储备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是有帮助的。有些观点认为,考虑到中国的银行坏账情况比较严重,适当的增加外汇储备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现在的储备水平还太低。
  人民币汇率曾经采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失衡、全球预期人民币将会相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美元热钱涌入中国换取人民币,以求收买廉价资源并获得汇率波动收益。中国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大量买入美元,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问题,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统计表明,2004年约有1000亿美元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人民币的汇率2005年7月21日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另一方面,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底,中国已超过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达5850亿美元,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
  有学者认为,不应再用中国外汇储备来买美国国债,因美国未来的形势不明,应尽快实现分散投资。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可能在协助解决金融危机上扮演更多新角色,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外汇储备不能再以每年3000亿元的速度增长。

外汇储备增长或减少的原因

2.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长的原因

1、国家积极鼓励产品出口换取外汇,如减税、出口退税、生产退税等等。使得中国贸易顺差。
2、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外汇增加是正常的。
3、中国如今相对许多国家来说都事双顺差,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

3. 外汇储备增长的积极影响

首先,外汇储备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外汇储备好,在对外的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就水涨船高,有利于吸引外资、维护良好的国际信誉等等。
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国家能够从容应对突发的金融风险,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护自己过家本币的汇率稳定。
还有就是有利于自己国内的企业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提高国家对外的融资能力,从而降低企业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

外汇储备增长的积极影响

4. 如何看待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态势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1、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为了应付国 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 2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3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4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5外汇储备的增加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国际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6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 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 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会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也将严重缩水。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 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 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6贸易顺差的加大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日益加深,矛盾也日益突出,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已经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据商务部统计,欧盟去年对我国反倾销调查势头较猛,涉案金额已达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总涉案金额的60%。其次,尽管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有所减少,但对我国进行知识产权调查的案件却日益增多,而且还通过修改反倾销规则等手段加紧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再次,印度、土耳其、南非、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与我国不断出现摩擦新热点。遭受贸易摩擦导致的产品出口受阻往往会使过剩的产能转向国内市场,必然使国内市场价格受到冲击,进一步缩小原本已经比较微薄的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这些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冲击对就业等方面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7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扭曲了中国的货币政策体系。 对于持有近万亿美元资产的货币当局来说,外汇储备并非天上掉馅饼。货币当局为了维护国内物价水平稳定,不得不通过公开市场发行票据的手段从市场上回收货币。因此增加了新的债务——央行票据。所以,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不仅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也使得货币政策的操作效应大打折扣,并扭曲了中国的金融市场。由于货币当局发行的票据是要支付利息的,也就意味着支付发行成本,这使得货币当局与财政部门之间的矛盾压力加大。? 8大量外资涌入导致国民福利的流失

5. 如何看待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态势

  外汇储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也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一直受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
  我国外汇储备近年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
  从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看,我国外汇储备近年大幅增长直接来源于:贸易顺差连年增大,外商直接投资不断上升,短期外债大幅增加及国际游资大量进入四方面。
  1.贸易顺差连年增大
  贸易顺差连年增大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直接原因。我国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
  2.外商直接投资(FDI)近年持续高位上升
  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投资环境宽松,使大量的外资纷至沓来。
  3.近几年短期外债的大幅增加
  短期外债的大幅增加是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4.国际游资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
  2001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的强大预期下,使国际游资感到有机可乘,目光瞄准了中国,悄悄地以各种形式向中国境内渗透,企图利用中国本外币存在的利差,兴风作浪,从中渔利。
参考资料:汇通网

如何看待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态势

6.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

  国家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统计月度	指标值(亿美元)	涨跌额	涨跌幅
  2011-03	   30446.  74	 0.00	0.00%
  2011-02	   29913.86 	 0.00	0.00%
  2011-01	   29316.74               0.00	0.00%
  2010-12	   28473.38  	 0.00	0.00%
  中国外汇储备不仅规模过大,而且增势迅猛。2010年6月突破2万亿美元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上涨了1万亿美元。奥尼尔认为,中国外汇储备之所以短期迅速增加,并不是贸易导致的,而是与人民币的汇率直接相关。
  中国在2011年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同比增加24.4%。这一快速的增长率值得关注。由于中国外贸第一季度出现了小额逆差,因此新增外汇储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带动下,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和投机性“热钱”加速流进中国。
  当全球最主要储备货币美元在美国政府政策影响下人为贬值后,全球投资者转向更为坚挺的人民币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拥有3万亿美元外储的中国,肯定不会坐等财富缩水,这就要求寻找资产管理多样化的途径,比如说加大主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等。
  另外,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加大了通胀压力,降低了央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效果。奥尼尔提出的解决方式是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和浮动空间,他认为这样做能使人民币的走向趋势更不容易预测,这对人民币是一件好事。

7.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影响以及政策是什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外各国的贸易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对外交易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外汇的规模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缓慢,进入21世纪,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开始加快,据2009年4月底数据,中国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经济体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罗斯居第三。直至今日,再次出现增长高峰,依然保持在第一位。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已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原因 
      1.热钱的大量涌入 
      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资源大国、消费大国,一直受到外国的关注。外国人看重中国市场,不断投资,形成热钱大量涌入的局面。热钱的目的在于用尽量少的时间以钱生钱,只追求高回报,纯粹为了盈利而投资,不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热钱的大量进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扩大。 
       2.持续贸易顺差 
      在我国政治环境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和外资外贸政策优惠的吸引下,外资规模不断增大,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由贸易顺差引致的外汇储备增加,反映了国内总需求不足,国内需求不足在宏观层面上又进一步表现为中国的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中国将许多的良好投资机会拱手让给了外国人。 
      3.政策导向误区 
     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但并不是外汇储备越多越好,这种观点是一种脱离国情的片面观点。外汇储备增长与经济运行状况之间不一定成正比关系,大众的错误理解,使企业将眼光放在了吸收资金方面,造成外汇储备增长。

      二、巨额外汇带来的负面影响 
      1.损害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据报道,中国外汇的借入储备比例较大。如果中国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并借入大量外债,相当于将中国国内的资源低价转给外国人,同时又以高价借入了国外资金,其中的损失是可以预见的。国内的有效资源没有给国内的经济发展创造价值,而且,外汇并没有转化为国民生产要素,没有转化为有效生产力,不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反而由于这种过快的增长,损害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2.增加了外汇储备管理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资金的大规模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和汇率的剧烈波动,美元不断贬值,美国的市场经济萧条,次贷危机,这些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都势必会影响外汇储备管理的风险。而我国的外汇以美元为主,外汇积累过多,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多,也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 严重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风险。

      三、措施建议 

      1.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中国人民银行(PBOC)行长周小川9日在马来西亚出席央行会议时表示:“中国是不是该考虑将储蓄转向非洲那样的地方,而不是太过集中于美国呢?”我们可以理解为将中国外汇投资于非洲市场,投资开发非洲。在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各国都积极寻找方法来帮助本国度过危机。西方各大公司缩减开支但求自保,这样就在非洲空出了很大一块市场,而中国正苦于庞大的外汇储备没有投资方向,两者各取所需,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非洲穷国得到了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发展资金,中国则为多得烫手的外汇储备找到了出路,去交换实实在在的资源,同时赢得了非洲市场,可以解决国内过剩产能问题。 
      2.培育并完善一个完全的外汇市场机制。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内应该培育并完善一个完全的外汇市场机制,完善汇率的决定基础,增加汇率的灵活性,稳定人民币的汇率,重视结构性调整政策。 
      3.建立外汇储备投资机构 
      当前许多国家利率偏低,导致各国央行难以让外汇储备达成更高收益。中国在本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形势之下,建立外汇储备投资机构,在坚守安全、流动性及报酬等目标下,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将外汇转化为实在的资源,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信息服务,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 
     4.加强风险管理,逐步放松利率的管制 
     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可以归纳为“安全、灵活、保值、增值”。适时对造成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的宏观经济相关政策和战略进行调整。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披露制度。深化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取消不必要的管理体制,简化手续,允许小额境外投资购汇。进一步取消在外汇资金审核等方面存在的不必要的限制。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经济互补。 
     5.追求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目标 
     多投资一些长期产品或实物产品;将部分外汇储备币种换成其他货币,以改善大量持有美元,造成受美国市场经济制约的局面;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利用外汇储备较多的条件,增加国家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另外还可以购进黄金、石油、天然气、稀土矿等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为我国进行长远性的战略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影响以及政策是什么?

8.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当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是由一系列主客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一)国内原因
  1、长期以来政府的政策导向。
  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过去25年来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外资优惠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国际收支问题上,中国政府长期确定的方针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57亿美元,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外汇短缺在我国几乎都成为一种常态。所以长期以来比较看重外汇储备的功能,认为我国外储备越多越好,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轻易动用。在外汇政策上表现为实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同时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长期以来实行出口导向、外资导向和外汇政策“宽进严出”取向的结果,资金流人较为容易,而流出则需层层审批,导致经常项目大量顺差和FDI流人的不断增加。具体政策如下:
  (1)1979-1987年,国家对外贸企业经营统负盈亏,以财政补贴支持外贸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效率低下,为了配合引进外资政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为鼓励和支持企业出口,政府对外贸企业实施了出口卒 贴政策。
  (2)1988-1993年,补贴政策与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举,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国务院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当时尚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实施承包制的同时仍然保留中央财政对外贸的补贴。
  (3)1994至今,国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尤其是人世后,国家对外贸的支持逐渐由直接与间接的财政补贴,转向与国际规则接轨,逐渐以关税、税收、利率等手段来调节与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此外,放开外贸经营权,扩大对外贸易主体;对外商投资实行许多包括税收减免,免税进口以及其他优惠在内的优惠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外贸发展。我国从1985年4月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不过从2007年7月份开始,该政策逐渐减弱。继7月1日出口退税新政实施后,商务部及海关总署于8月23日联手推行《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告44号,共计2247个海关商品编码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同时要求对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2、经济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之间的矛盾。
  2007年10月19日,吴晓灵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汇率政策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顺差是中国内部经济不平衡的反映,是由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在过去20多年里,在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支持下,中国经济的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了9%。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结构调整步伐经常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在近些年里,国内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工业发展达到新的水平之后,商品、资金和劳动力市场都出现了过剩。生产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无法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导致有效总需求不足,并进一步造成就业困难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
  同时我们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价值少、地区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和内部平衡的实现。经过多次利率调整而我国的居民储蓄仍然很高。一国储蓄多,而有效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少,其结果只能是过剩储蓄转移到境外,必然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顺差,从而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据统计,我国投资率由2001年36.5% 增长到2006年42.7% ,同期,消费率则由61.4%下降至50%。据世界银行{2006世界发展指标》,2004年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消费率为62% ,投资率为21%。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9% ,投资率为23% ;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58% ,投资率为26% ;高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3%,投资率为20%。可见,我国投资率比全球平均高20多个百分点,消费率则低10多个百分点,而且,消费率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从2001年的50% 、50.1%和一0.1%变为2006年的38.9%、40.7% 和20.4% ,可以看出,投资和净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
  此外,贸易品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增长速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快于非贸易品部门,成为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扩大的基础。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正是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但相对于贸易品部门而言,我国非贸易品部门生产效率提高较慢,开放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也就成为抑制国内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3、国内汇率制度缺乏充分弹性。
  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阻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人民币汇率遭遇了强烈的贬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被迫偏离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设计初衷,逐渐变相成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外汇管制较严,根据IMF的汇率制度分类,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汇率制度仍是缺乏弹性的(如表1)。
  而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非弹性汇率制的存在,因为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经常收支顺差(逆差)必然等于金融、资本收支逆差(顺差),外汇储备原则上不发生变化。但在非弹性汇率制下,为维护某一基本不变的汇率水平,政府必须买人超过需求的外汇供给,否则外汇汇率要下跌,本币汇率要上升,其结果贸易顺差和资本流人就转化为外汇储备。当前中国面临热钱的涌人,必须加强对热钱的监督,稳定市场预期,实现有序调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热钱涌人,“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国际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中国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和汇率机制的相对不灵活。”于是,在不灵活的汇率机制下,“预期升值一本币升值一进一步预期升值一本币继续升值”会形成一个恶性本币升值周期。因此,要改变或者说有序化热钱的流动,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加快汇率改革步伐,实施合理的外汇管理制度。
  (二)国际原因
  1、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是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纷纷将纺织制衣、塑料玩具以及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正好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因而自然而然地融人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近年来,世界经济不景气、全球高科技泡沫破灭,进一步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从1981年到1999年的18年中,我国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2.9% ,但是一般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仅为7.7% ,均低于GDP年均增长率,而加工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9.5% ,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4.8% 分别上升到56.9%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年中国的总出口是7620亿美元,加工贸易占了55%左右。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总额是177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将近1900亿美元。
  大量贸易顺差使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以至目前处于高额状态。李扬先生说: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很大,但是,从结构上看,中国只是对两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和欧盟)顺差,而对其他国家都是逆差。中美贸易顺差不是汇率问题,而是经济结构问题。因为中国是后发国家,而且正在进行剧烈的经济结构调整,所以很快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2、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
  近些年来,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给钉住美元或货币篮子中美元比重过高的很多亚洲货币以巨大的升值压力,尤其是人民币,施压其升值会对亚洲货币升值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近些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还在不断扩大,从表面上看1994年到200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了5%左右,如果考虑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物价走势,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20%左右。尤其是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为调节机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正不断释放着它的弹性。两年中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了10%(如图1)。
  有鉴于此,巨额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人民币投机狂潮。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的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又助长了外汇储备的增加。因为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有很强的预期,所以很多的热钱流入了资本市场,造成了现在的股市泡沫。同时由于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投资都是向内流动,而境内的投资者本该对自己的资产组合进行多元化投资,可以把资本流向日本、美国、欧洲等地,但是人民币升值导致了国内股市的回报预期的提高,加上投资境外的限制,国内股市成了主要的投资目标,这也就加剧了国内资产泡沫的形成。l8 多年来,我国结售汇顺差远大于贸易顺差,转移收入明显增多。
  3、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现今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的,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狭隘的国际金融霸权和国际金融资本无序流动等三个方面。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狭隘的金融霸权是国际金融体系无序性的主要表现,也是当代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的根源。
  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由于没有真正的最后贷款人,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事实上无人可以救助,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因此,发展中国家为防范金融风险,不得不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到2007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如果说这种格局可能会造成某种资源不合理配置问题的话,那么其根源正是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是目前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