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怎么样

2024-05-04 09:00

1.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怎么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不错,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农学九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教育学3个学科为学校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重点建设学科。
有1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1个省级一流培育教学团队、3个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群、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历经高等小学堂、兴义县立中学、贵州省兴义中学等历史时期。建国后,于1952年改为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开始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系“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
201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高校,2019年,与宁波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生。
参考资料来源: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院简介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怎么样

2.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怎么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

地理位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地处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属“左右江革命老区”。学校位于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
办学条件:占地78.32万平方米(117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2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7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8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3.8万册,电子图书74.1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82.98万元。
学科专业:现有14个二级学院,27个本科专业(其中新专业22个)、11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有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一个省级实验室和一个省级科研基地;有16个校内科研机构(中心)。

3.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共有3个省重点支持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  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无机化学(2012年) 心理学(2014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5年) 校级重点学科(2014年度):古代文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有机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历史文献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1个省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16个非编制常规研究机构。 贵州省民委在学校建有“贵州省民汉双语教学服务基地”和“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民族药用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南北盘江流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省民委基地:贵州省民汉双语教学服务基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挂靠各教学部门的非编制常规科研机构  序号  挂靠单位  机构名称  负责人  1  政治与历史学院  历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龙凯  2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中国古代美学研习所  熊洪斌  3  外国语学院  黔西南州英语教育研究所  娄萌  4  数学科学学院  初等数学研究所  彭光明  5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材料制备与性能检测研究所  张星  6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电子技术研究所  周家萍  7  生物与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合成与技术研究所  郑玉国  8  生物与化学学院  黔西南生物多样性与药用资源研究所  詹孝慈  9  体育学院  黔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  张兴毅  10  信息技术学院  网络与智能化研究所  张胜礼  11  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民族心理研究所  张翔  12  教育科学学院  黔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所  江露  13  艺术学院  黔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所  韦家燕  14  公共事业管理学院  盘江乡村治理与社区发展研究所  龚晓林  15  经济与贸易学院  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彭芳  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所  殷运岚  资料来源:  勤学、尚美、求实、创新勤学:《论语》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重视“智育”,倡导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比学赶帮、锐意进取的风尚。尚美:对美的追求和塑造,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统一,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旨在培养具有美的品德、美的情操和美的行为的人才。求实:意指做学问不可弄虚作假,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创新:敢于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努力求变,从而创造出新的、具有真正意义的事物。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校徽由学院艺术系教师王芳琳设计。标志中“2009”表示学院于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展现了学院所在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融入 “笔”字,既表现了学院开拓进取、培养创新人才、勇攀科学高峰的时代精神,又表现了学院的前身,源于1813年以笔架山命名的笔山书院。突出了学院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宏扬艰苦奋斗、自律图强、献身教育、报效祖国的学院精神。校徽的整体外形上,由一座山峰的变型构成,上半部分是山峰层叠,下半部分为不息的江河、蜿蜒的山路,沟壑纵横、巍峨耸立,表现学院在高原喀斯特地区群峰环抱中。同时,也体现了学院所在地兴义市两个具有突出代表的风景点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释义:左下方是“毛”字的变型,上下的结合酷似“笔”字,斜靠在山间,“笔架山”得以形象表现;右偏下为一根基稳固的基石,使标识整体稳固。蕴含了“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社会发展宗旨和开拓进取、培养创新人才、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标志左为蓝色,象征智慧的蓝色,是大海,是蓝天,宁静、深邃,代表学海的宽广、师生的胸怀;右为红色,象征喜庆、兴旺、发达、忠诚,是革命、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色,象征着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历史使命。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校徽如右图所示: 2013年,学校学生在全省的竞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北校区青协“暖春”实践活动被评为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黎珊珊、陆斌同学在“高教社杯”“我的贵州‘中国梦’”大学生征文比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优秀奖;杨晓飞、杨飞同学在中华诗词创作大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优秀奖;赵荣同学在“我的梦.中国梦”微博评比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李帮珍同学在“高教社杯”“我的贵州‘中国梦’”大学生摄影比赛中荣获优秀奖;申凌云、丰刚同学在“高教社杯”“我的贵州‘中国梦’”大学生演讲比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杨秀丽、张英、闫章芳同学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网络知识竞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三等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办学条件

4.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几本

二本。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贵州是第二批次招生,在外省大部分也是本科二批招生,所以我们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二本大学。

学校占地121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2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7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89万平方米;图书馆2.7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5万册,电子图书76.1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84.01万元。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70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6人,博士91人(含在读),副高级职称274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142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

5.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怎么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不错,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农学九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教育学3个学科为学校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重点建设学科。
有1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1个省级一流培育教学团队、3个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群、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历经高等小学堂、兴义县立中学、贵州省兴义中学等历史时期。建国后,于1952年改为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开始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系“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
201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高校,2019年,与宁波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生。
参考资料来源: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院简介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怎么样

6.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几本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二本。
其实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贵州和全国基本是本科二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二本大学。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是“省州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类本科院校。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农学九大学科门类。

7.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哪里

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哪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地址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兴义路1号,该校是省州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类本科院校,是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介绍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历经高等小学堂、兴义县立中学、贵州省兴义中学等历史时期。建国后,于1952年改为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开始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开始与 贵州师范大学 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系“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201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两百年来,学校持续办学、未断文绪,而今,更是秉承“勤学、尚美、求实、创新”的校训,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3万人,为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地理位置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地处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属“左右江革命老区”。学校位于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121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2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7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89万平方米;图书馆2.7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5万册,电子图书76.1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84.01万元。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34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农学九大学科门类;有1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1个省级一流培育教学团队、3个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群、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研究院等19个校内科研机构(中心)。
 
 教职工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650人,其中正高职称48人,副高职称206人,引进和培养博士57人、硕士328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名、贵州省“千”层次人才4名、省教育厅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6名、省级、州级表彰27人。
 
 人才培养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9720人,其中本科生6853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3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23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成为“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本专科综合就业率达91.10%。
 
 科研成果 升本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获省部级项目66项、地厅级科研项目278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黔西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项;教师共发表论文300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论文共449篇,SCI、EI、ISSHP等收录论文51篇;出版教材和著作53部;建有贵州省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1个。
 
 合作交流 学校与 首都师范大学 、 宁波大学 、 西南大学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等19所国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师资共享、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合作与交流;与贞丰县、晴隆县人民政府等5个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移动黔西南州分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体育学术研讨会”及2017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系列活动 ——“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论坛”;举办******笔山论坛,承办“精准扶贫:理论、政策与黔西南州乡村的实践”学术研讨会、纪念张之洞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哪里

8.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哪个区

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哪个区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在兴义市顶效开发区,具体地址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兴义路1号,该校是“省州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类本科院校,被批准为“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肇基于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历经高等小学堂、兴义县立中学、贵州省兴义中学等历史时期。建国后,于1952年改为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开始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开始与 贵州师范大学 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系“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201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两百年来,学校持续办学、未断文绪,而今,更是秉承“勤学、尚美、求实、创新”的校训,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3万人,为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地理位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地处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属“左右江革命老区”。学校位于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121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2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7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89万平方米;图书馆2.7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5万册,电子图书76.1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77.65万元。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37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农学九大学科门类;有1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1个省级一流培育教学团队、3个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群、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研究院等19个校内科研机构(中心)。
 
 教职工队伍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663人,其中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213人,引进和培养博士59人、硕士333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4名、省教育厅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6名、省级、州级表彰27人。
 
 人才培养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476人,其中本科生7888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3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25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成为“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本专科综合就业率达89.90%。
 
 科研成果升本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获省部级项目93项、地厅级科研项目360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黔西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教师共发表论文近400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论文共500篇,SCI、EI、ISSHP等收录论文54篇;出版教材和著作82部;建有贵州省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1个。
 
 合作交流学校与 首都师范大学 、 宁波大学 、 西南大学 等高校,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和澳门、台湾地区的21所高校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科研合作、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合作与交流;与贞丰县、晴隆县人民政府等5个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移动黔西南州分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和2016年、2017年、2018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系列活动 ——“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论坛”“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体育学术研讨会”“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发展论坛”;举办******笔山论坛,承办“精准扶贫:理论、政策与黔西南州乡村的实践”学术研讨会、纪念张之洞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