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二定律?

2024-04-28 12:13

1. 什么是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独立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条基本规律。该定律不是由第一定律推演出来的,它涉及的问题不同于第一定律所涉及的范围,它是第一定律的补充。
(1)第一定律只指出了效率η≯100%,第二定律指出的是效率η≠100%,说明功可以全部变为热,而热量不能通过一循环全部变为功,即机械能和内能是有区别的。
(2)第一定律指出了热功等效和转换关系,指出任何过程中能量必须守恒。而第二定律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能量守恒过程都能实现,低温热源的热量就不能自动地传向高温热源,揭示了过程进行的方向和条件。
(3)第一定律没有温度的概念,但第二定律中有了温度的概念,提出了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问题,提出了不同温差下,相同热量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必要加以区分。
综上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热量的传递方向的,其内容是:分子有规则运动的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热能;热能却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制冷装置就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用消耗机械能或热能作为补偿条件,把热量从低温热源(需要制冷的场所)转移到高温热源(如冷凝器中的冷却水或空气),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什么是第二定律?

2. 什么是第一定律?

于是,在拉瓦锡的物质不灭原理之外,1847年,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hz,1821—1894)又增加了一条补充定律:“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拥有的能量不可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宇宙中的能量正如同物质一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破坏,能量也是如此(迈尔曾于1842年提出过能量守恒概念,要早于焦耳或亥姆霍兹的工作,但它所获得的证据支持不如亥姆霍兹)。
这一思想就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有时可简单归纳为:“无不能生有”,或者用另外一句话来说,不能以少获多。也就是说:
亥姆霍兹是能量守恒原理的奠基人之一,他也因对眼科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贡献而各大名热能输入=有用能+废能。
正如布莱克和瓦特所见,热机(瓦特的蒸汽机是第一个成功的例子)可以把气体中储存的热能转变为涡轮和活塞中的动能。也就是说,由于加热后气体膨胀,储存在蒸汽中的热能可以转变为运动。这个系统中最初的能量来源是燃料——木材或者煤炭——中的化学势能,用它产生了蒸汽。
在物理科学的历史中,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最具革命性的思想之一。正如科学史家克朗比(Alistair Cameron Crombie,1915—1996)所说:“它的含义和它提出的问题,主宰了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研究到1900年普朗克引入量子理论这段时期里的物理学。”随着20世纪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出现,将会证明,能量和物质概念需要放到一起来考虑,显而易见的是,能量有时可以转变为物质,物质也可以转变为能量。
正如麦克斯韦在对亥姆霍兹的颂词中所写:
“要评价亥姆霍兹《论力的守恒》这篇论文的科学价值,我们必须追问热力学和近代物理学其他领域最伟大发现的发现者们,这篇论文他们读过多少遍,在他们的研究生涯中,他们多少次感受到,亥姆霍兹有分量的叙述作用于他们的心头,就像是不可阻挡的驱动力。”
在他的晚年,亥姆霍兹成了量子理论的创建者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的导师,通过普朗克,亥姆霍兹的影响在20世纪还将进一步延伸。

3. 什么是萨伊定律

  萨依定律(英语:Say's Law),也称作萨依市场定律(英语:Say's Law Of 
Market),一种自19世纪初流行至今的经济思想。萨依定律主要说明,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定律得名自19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依(Jean-Baptiste 
Say)1,不过萨依并非最早提出定律内容的人,真正提出相关概念的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虽然当今经济学教科书已将其内容删去,然而还有不少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还是依据萨依定律而作出结论的。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由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什么是萨伊定律

4. 什么是道尔顿定律?

道尔顿定律又称混合气体分压定律,是由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J.John Dalton)提出来的。该定律表明了各组分气体压力的相互独立和可线性叠加的性质,即相互不起化学作用的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之和。用数学式表达为:
P=P1+P2+…Pn
式中:P表示混合气体总压力,P1、P2、Pn表示各组成气体的分压力。例如氨冷凝器中,氨气的分压力为1.28MPa,空气的分压力为0.11MPa,则总压力P=1.28+0.11=1.391MPa,也就是说氨制冷系统中混入空气后,会使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升高,故必须经常放空气。从冷凝器上压力表的读数,以及从冷凝器下部测得的液态制冷剂的温度,可估算出冷凝器中空气的分压力。

5. 什么是颜色定律?

国外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有人提出把桥涂成天蓝色,结果自杀的人就明显减少了。后来人们又把桥涂成了粉红色,在这自杀的人就一个都没有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黑色显得阴沉,会加重人的痛苦和绝望的心情,容易把本来心情绝望、濒临死亡的人,向死亡更推进一步。而天蓝色和粉红色则容易使人感到愉快开朗,充满希望,所以不容易让人产生绝望的情绪。
因此,每当我们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不能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蓝色是多么的令人平静、令人神清气爽啊!我们能够想象天空要是红色的会怎么样呢?
想一想,每天头上顶着鲜红的天空,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吧!那恐怕我们要经常充满激情,甚至躁动了。我们不能不赞美自然的安排是多么巧妙、合理。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着白云,是多么美的图画!还有绿色的树木。据科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是令眼睛比较放松的颜色,对视力比较有好处。
也许因为这样,自然把树木的颜色大多设为绿色,让我们经常可以看得赏心悦目,缓解眼睛的疲劳。而鲜花大多是红色、黄色、白色五彩斑斓,那些或鲜艳或素淡的颜色,对世界形成了美妙的点缀,使我们感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
总之,我们每个人——除了色盲,恐怕都不会对颜色麻木不仁。不同的颜色会给我们不同的心情,这是每个人都体会到的。比如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心情和个性选择不同颜色的衣服:颜色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多的,还比如不同色调的画作和摄影作品,会使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心情。还有,房间里墙壁刷上不同的颜色,也让我们感觉不同。
这些都说明,颜色具有影响人情绪的特性;有的时候,这种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家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红色表示快乐、热情,它使人情绪热烈、饱满,激发爱的情感。黄色表示快乐、明亮,使人兴高采烈,充满喜悦。绿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静、温和之感。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朗。灰色使人感到郁闷、空虚。黑色使人感到庄严、沮丧和悲哀;白色使人有素雅、纯洁、轻快之感。
总之,各种颜色都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在临床实践中,学者们对颜色治病也进行了研究,效果是很好的:高血压病人戴上烟色眼镜可使血压下降;红色和蓝色可使血液循环加快;病人如果住在涂有白色、淡蓝色、淡绿色、淡黄色墙壁的房间里,心情很安定、舒适,有助于健康的恢复。
颜色对人的脉搏和握力都有一定影响。实验证明,人在黄颜色的房间里脉搏正常,在蓝色的房间里脉搏减慢一些,在红颜色的房间里脉搏增快很明显。
法国的生理学家实验发现,在红色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强一倍,在橙黄色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强半倍。由此可见,颜色不但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而且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什么是颜色定律?

6. 什么是得陇望蜀定律?

在《后汉书·岑彭传》中记载:东汉初年有两个地方势力首领,名叫隗嚣和公孙述,分别割据陇(今甘肃东部地区)和蜀(今四川中西部地区)两地。东汉光武帝派大将军岑彭等率军队去攻打隗嚣占据的西城、上邦两城。当时光武帝给岑彭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去攻打蜀地的公孙述,并发感叹说:人所苦恼的就是不知足,既已平定陇地,又盼望得到蜀地了!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得来的,后来常用来形容人的贪欲没有止境。
人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春秋时荀子也说过:“贵为天子,欲不可尽。”意思是,像天子那样的地位,什么享受不到呢,即使那样,仍然还有无穷的欲望要满足。
这些话和成语“得陇望蜀”一样,在使用时常常带有贬义。但是如果从心理学上来看,这是人的一种客观的属性。在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想要新的需求。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是静止的、不变的,总是原有的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的需要。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同外界接触,随着接触多而频繁,触觉会随之衰减。衰减率与满足程度成正比,满足度越高,衰减率越高。就像俗话说的:“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马斯洛有一个重要学说叫“需要的层梯”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虽然人类的所有需要都已本能化了,但各种需要强度是不同的。这些强度不同的本能化需要,马斯洛假设它们以层梯形式分布,位于层梯底部的需要比上面的需要更为强烈,与动物所拥有的需要更相类似;位于层梯上部的需要却是为人类所特有的。
马斯洛对低级需要和多级需要之间的差异作了概括,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的满足是更值得追求的,因为满足这类需要能引出更深刻的幸福体验,达到精神安宁和内在生活的充实。
每个人都沿着需要层梯向上攀登,在满足了某个层次中的某些有代表性的需要后,他就应当向下一个更高的需要层次递进。而能否引起需要,又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体感到缺乏些什么,有不足之感;另一个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有求足之感。所以,需要实际上就是在这两种状态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般说来,当人们产生了某种欲求或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随后就发生选择或寻找目标的心理趋向,当目标找到后,就开始满足需要的活动,当行为告成,需要就在不断满足过程中削弱。行为结束,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发生,再引起第二个行为。这样的周而复始,不断递进。
人们得陇望蜀,永不知足的特点,正是这种心理规律的必然反映。
得陇望蜀,有时会成为我们提升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而对一些单单崇尚物质的人来说,却可能成为走上犯罪道路、走上邪恶道路的动力。比如许多贪官贪心不足蛇吞象,大肆利用职权贪污,成为国家的蠹虫。
但是,像比尔·盖茨之类有较高精神追求的人,已经把金钱只“看成一个数字”,积极从事慈善事业不说,还把遗产捐给社会,因为他追求的已经超越了物质的低级层面,而追求比较高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7. 什么是下坡容易定律?

物理学有个实验:
斜坡上端的小球,往下滑不费力,且越滑越快;而往上推,则要克服重力。“上坡”就是消耗一定能量,上升一定高度,同时也蓄积了一定的势能。势能也可转变为动能,一旦释放就成为物理学中的“下坡”。
人生的“上坡”和“下坡”也是这样。
做父母的常有这样的体会。想要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监督甚至强制,孩子还是很难养成。而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不用教,孩子可能一下子就会了。父母不由地感叹: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啊!
中国还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似乎体现了人的一种天性:自由散漫一学便会,严守纪律、约束自己则难得多。人们说的“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把这个心理定律叫做“下坡容易定律”。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这也许要从人性中的本能、欲望的低级需求中寻找答案。
人类学家的观点是,人性首先是动物性的。攻击、破坏、放纵是动物的本能。为了得到生存的环境,为了得到生育后代的利益,动物世界中弱肉强食,最强悍、有力的动物才能得以生存下来。
而守纪律、讲信用、爱劳动、爱清洁、勤奋好学等优良的行为,属于人特有的社会行为,是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在培养优良行为的时候,个体需要对本能加以克制和约束。而松散、贪心、懒惰、自私自利等坏的行为,则是受人的生存驱动力的影响、源于本能的低级需求,是对欲望的放纵行为,没有意志力的克制,就会自发地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玩完了玩具,一扔便了事,既方便、又无需约束,不用学也做得到。这是来自人的本性中的自私和散漫。而大人要求孩子玩好了玩具放回原处,这种行为与本能相违,需要有意志力和自控力,而这种品质是需要长期而严格的相应训练,才能形成的。所以中国古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当一个人在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时候,当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力求上进的时候,就是正在“上坡”。但是,如果我们费半天劲攀登上去的坡,一不小心,可能一下子就滑下来,就是说“上坡容易,下坡难。”

什么是下坡容易定律?

8. 什么是挫折必然定律?

全长346公里的泰晤士河,像条彩带飘荡在大不列颠的东南部,然后从西部插入伦敦市区,东流入海。
一个多世纪之前,英伦三岛成为“世界工厂”。无数的工业品通过泰晤士河输往海外走,无数的矿产、羊毛、粮食、橡胶……从这里进入伦敦,使泰晤士河成为大英帝国的黄金之源。
然而,工业的发展虽然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泰晤士河充满了垃圾、化肥和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伦敦的雨水又将大量烟尘和灰渣冲入河中,使河水发黑发臭,变成一条死河。
与此同时,从工厂烟囱和无数居民家壁炉中冒出的浓烟,又在伦敦上空形成了含有大量有害气体的浓雾,使伦敦成为“雾都”。并对市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损害。
严酷的事实使人们警醒,只顾经济发展,无视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必将受到惩罚。从此,英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到1981年,伦敦的环境才大大改善。
尽管世上有无数卓越的科学家,但是面对各种人们预料不到的困难,人们仍需要从挫折中学到智慧。
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比如生了病不能上班、上学、游玩,乘车外出突然车坏了,上街买东西买了伪劣产品,做饭切菜不小心切破了手,两口子拌了嘴,在单位受到了批评,工作没完成任务,恋爱婚姻失败,亲人亡故等等。这些情况,在心理学上概括地称为挫折。
挫折的产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一个人愿意不愿意,它是必然要发生的。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即使贵为天子,富可敌国,也无法逃脱挫折的侵袭。
实际而言,一个人在一生中不知要遇到多少挫折。人生道路上,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酷暑严寒,没有人能逃避得了。为什么挫折不可避免而具有必然性呢?
就是因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困难是层出不穷的。战胜了旧的,新的更大的困难又会冒出来。
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一项成就,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许多挫折和失败。比如人类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刻认识,就是在挫折中进展的。
对我们个人也是如此,生活中人们的智力差别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一些被公认的天才人物,与其说他们智慧超群绝伦,倒不如说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超乎常人。比如爱迪生,试验电灯的材料,试验了几千次才成功。你说他聪明吗?如果聪明,怎能失败那么多次?其实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怕被挫折打垮,他执著地试验下去,直到成功。
其实,一个人只要在前进,他就不可能避免挫折。因为几乎任何一个进步都是挫折带来的。正是因为过去的水平遇到了不可战胜的困难,才让我们意识到需要提高水平。只有挫折才能让我们意识到自我需要的提高,没有挫折,人只会停步不前。所以进步必是与挫折同在的。
因此一个名人说:“成功的次数比失败要多一次。”也就是说,成功失败只是跌倒爬起的不断更迭而已,而最后一次,如果能爬起来,就算成功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