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下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2024-05-16 15:33

1. 描述下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一、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经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大国多强并起,“中等国家”快速发展,开创了大国和中等国家同场竞技和统领全球化潮头的新局面。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全面扩张态势。    (二)随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国际关系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多重影响。各主要大国采取务实灵活的态度,增强利益捆绑,更重视多边经济合作。避免对抗又相互制约成为编排大国关系发展轨迹的主线。     (一)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     (二)各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量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    (三)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对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三、随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等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影响持续走强,各国普遍看好我发展前景。    (一)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广度、深度发展,主动性增加。    (二)中国成为世界巨大的出口市场和消费市场。     四、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总体形势,对我经济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是有利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竞争。任何大国的崛起,无不伴随经济上走出去,在更大空间里寻求自身发展和利益的过程。

描述下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2. 我国如何应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

2007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1.53万亿美元,财政收入超过5万亿人民币,中国政府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高和最富有的政府!就在我们陶醉于这些成就的时候,美国陷入了次债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美元不知不觉地在大幅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资源价格同时也在大幅上涨。先是原油期货价格在突破了100美元的大关后,很快接连突破110美元、120美元大关,矿产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紧跟着粮食价格也大幅上涨,在多个国家出现了粮荒!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国内以食品类为主的资源类价格的上涨,导致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应如何面对?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政府应该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尽快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中国人尽早都能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享受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不是让这些外汇储备因美元贬值而白白的蒸发流失掉!中国人省吃俭用,努力创造财富的动力,根本来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这也是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我们也就会像欧美国家那样生活的悠闲自在,不用那么拼命地去赚钱,自然不会过分地去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去向全世界提供廉价产品,因为目前全球资源类价格上涨的预期主要来源于中国的大量消费。二、 中国应高度对待美元的贬值,调整现有的进出口政策:近10年来,中国通过不断压低劳动力价格和资源价格的方式,向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保持低通货膨胀作出了巨大的补贴,发达国家却不断指责中国企业低价倾销,不断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和制裁,目前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个恶性怪圈:拼命生产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拼命廉价出口产品---赚取大量美元---美元大幅贬值,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生活成本不断提高,人民依然贫穷。据统计,人民币升值到7元,从2006年5月“破8”不足两年,中国1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整整损失了1万多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出口创造的财富被美元贬值和资源价格上涨完全抵消掉了,那我们还为什么要拼命出口赚取美元呢?为此国家在出口方面,结算货币尽可能少用美元,同时应只鼓励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的产品出口,对资源类产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保护有限的资源和环境;进口方面,则应加大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和储备,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数量。由于采取了以上的两项基本政策,就能使中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减少外汇储备,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费,必然对国际、国内资源类价格的上涨起到抑制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外汇损失,抑制国内、国际的通货膨胀,使中国经济继续又快友好地持续发展

3. 国际经济的当前形势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2004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呈现以下七个特点。  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时,占世界人8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2.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经济金融化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平均跃升至330%。“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3.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人口进入全球劳工市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源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显现,不均衡的全球增长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经济格局。从总体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使生产要素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国别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会成本分布严重失衡,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在扩大,输家与赢家的两极分化加剧。资本回报连创新高,劳动回报则越来越低,导致国家间不平等。发达国家主导当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国际分工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经济总量只占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脱贫。在北方阵营,美欧日是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但由于美国奉行经济单边主义,企图垄断国际经济决策,三方经济利益摩擦时有发生。南方阵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发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现象明显,南南合作呈现高度复杂性。4. 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东亚、拉美、独联体国家经济全面提速,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开始起飞,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明显下降,对自身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强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未来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影响全球化的发展。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引资、外汇储备和股市总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跃升四个位次。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93年的25.5%减少到如今的16.5%。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大。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亚洲内部以及亚洲对非洲的投资。如今,世界外汇储备总额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部分外汇储备以“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对外投资,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跨国并购,有关动向将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5. 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利用,南北关系呈繁芜交织状态。俄罗斯迅速复兴和印度加快振兴,打破了冷战后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新兴大国崛起的第一梯队。一批发展中国家迈入或走近经济次大国行列,对维护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及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有所增多,双方相互依存有所加深,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增。“G8(八国集团)+5”成为促进南北对话的重要高端平台。G20(20国集团)涵盖当前世界上最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南北”代表性,在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等的立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拿大倡议在G20框架内成立“全球首脑论坛”,进一步反映出国际社会加强多边对话协调的趋势。6. 各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量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区域经济合作既是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也是有关国家以区域发展为依托,为减缓经济全球化无序冲击而采取的合理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并行不悖。这种总体上良性的经贸互动推动了政治上的良性发展,大国重启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东亚、拉美、非洲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合作势头加强,成为联系不同地区之间合作网络的重要纽带。巴西、印度、南非已建立三国合作框架,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拉美,拉美与中东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均试图通过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的模式加快区域集团建设,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谋求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美国全面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借东扩之机加快区内金融、服务一体化进程,拉美两大经济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宣布加快自由贸易谈判,东亚10+3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亚洲两个支柱性机制深入发展。未来国际经济关系将逐渐由国家之间的较量和竞争转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角逐,围绕全球经贸政策、金融体制的斗争与协调将主要在经济集团之间展开。7. 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对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一些资源大国特别是油气资源富集的国家把握了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良机,不仅从中获取巨额收益,同时提升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和阿联酋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中平均前移了三个位次。一些石油生产国加强了对国内石油资源的控制,减少了发达国家对其石油资源的掌控。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将能源作为国际斗争的主要筹码,公开向美“叫板”。美国控制着中亚、中东、西非和北美的世界近70%的石油资源。全球能源战略格局明显向美倾斜,但在世界能源市场格局方面,俄罗斯影响举足轻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战略影响不可低估。日本努力稳定传统石油来源,并积极拓展新渠道。欧盟等国积极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并寻求能源合作。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和繁荣,各方对能源的依赖将与日俱增。围绕油气资源、运输管道和市场价格等,美、欧、日等大国还将展开激烈的国际能源争夺战。同时,随着新兴发展中大国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对能源安全的追求,相关能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打破了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能源产业中的垄断地位。2008年,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两个方面的突出变化:第一个方面,就是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标志,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这方面的问题,还在继续恶化。美国房地产市场还在继续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就业的减少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在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的信心受挫、固定资本形成下降,所以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第二个方面,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国际市场的石油等初级产品的价格,像矿产品、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一些国家的CPI在持续攀升,2007年美国的CPI上涨了2.9%,一月份上涨了4.4%,其他一些国家,像欧元区、印尼、墨西哥、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CPI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攀升。2008年1月份,上述这些国家的CPI涨幅还在继续升高。另外,以初级产品为主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商品价格还在继续上扬,世界主要生产国家的价格也在持续走高,通货膨胀的预期在升高。其他还有很多变化,但是,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国际经济的当前形势

4.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是什么?

无度的信贷扩张引起的,比如信用卡可以大量透支,买房子不用付首付就可以.这点中国控制的比较好,最低也使20%. 
结果从时间上来看,最少要10年才能恢复元气,如美国1929的金融危机和历次危机,最少要10年以上.再者就是危害实体经济.比如对中国的影响就很大,美国欧洲是中国第一第二大出口国,他们没钱进货了,中国占GDP1/3的出口会受很大影响,沿海的大量出口企业会倒闭,大量工人会失业.国内经济会受很大影响. 
乱世之中惟有黄金,在历史上世界金融危机的灾难中,都伴随着通货膨胀,什么都贬值,比如石油,有色金属,农业,橡胶等,只有黄金是稳步上升的

5. 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各种国际势力相互激荡,以下是我从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的一些较浅的认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驾驶,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the,即使机遇又是挑战,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6. 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如何?

了解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要从国际上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入手来进行分析,我总结如下几点(重要程度部分先后):
第一:大宗商品指数(美元、石油等)
第二:主要经济体GDP指数与CPI指数
第三:重大社会变动与资本动作
目前美元对各大主要货币指数持续走低,CPI指数稳定,从这点看,经济还是向好的;但是众所周知由于美国失业率指数居高不下,导致占领华尔街运动和欧洲的公会运动等多起大规模经济活动出现,欧洲尚未走出次债危机泥潭,持有大量希腊资产的德克夏银行也于最近宣布破产;这一系列的信号表明,新一轮的经济萧条可能悄然来袭;综上所诉,就未来一到两年的经济形势,我判断资产泡沫将得到抑制(中国比较严重),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将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个人投资方向,近期不适合资本投资。

7.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1、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从2010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为正,但复苏基础比较脆弱,日本地震和中东北非的局势会对复苏增加负面影响,石油价格飞升也减弱了世界的复苏势头。尽管美国还保持着领头羊的位置,但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逐渐加大,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国家正在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主要的贡献。
2、世界金融世界趋于稳定,尽管有欧债危机,但不会影响太大,各国对金融的开放更为谨慎,资本流动受限增加,金融国际规则的约束力下降。
3、由于美国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加之粮食和石油等价格的飚升,使目前世界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4、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退出”抉择艰难(也就是如何放弃刺激和宽松政策),欧美日开始出现放弃合作协调原则的苗头。
5、新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即将到来,美国开始搞“再工业化”,推进新能源建设,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6、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没有改变,但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有重回“重商主义”的倾向。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8.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2008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0.7%左右,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出现回落,但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3.2%左右,比前几年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保持农业继续较快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保持农业生产有较快增长、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2%左右,比上年增速有所减慢,同时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不会改变。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0.9%左右,增速与上年相比也有所减慢。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然慢于第二产业,这种状况不利于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8年将达到170260亿元左右,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9.1%和24%左右。根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要求,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继续比上年有所降低,同时又仍然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长速度,以防止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目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仍然明显高于GDP增速和消费增速,使得投资占GDP的份额上升。按现价计算,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将达到59.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多年持续明显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总的来看,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同时存在需高度重视的通货膨胀压力。面对国内外各种因素存在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继续努力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变为过热,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要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争取主动,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的发展。  二、需要高度重视的通胀问题  2007年以来,我国的消费品价格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CPI年度涨幅达到4.8%,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最高。中国政府针对物价快速上涨的问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PI目前仍在高位运行。虽然目前CPI上涨在开始阶段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引起食品价格上涨,但是在其背后隐含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积累的价格上涨因素和近期新出现的价格上涨因素,已经形成了可能造成总体价格水平明显上涨的压力。物价上涨既有成本推动因素,又有需求拉动因素;既有总量性原因,又有结构性原因;既有国内问题的影响,又有国际问题的影响。而中国经济市场也面临着相同的现象,由“通胀预期产生”的需求显然也被成倍地“放大”。 级差地租还未被发现陈淮说,房地产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其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价格的不确定性。住房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建筑成本,而取决于级差地租。很正常地,同样的住宅,一通轻轨,价格立刻就大幅上涨。而我国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土地和住房未经过充分的反复交易,级差地租实际上是未被发现的。目前很多城市核心市区房价的波动,不应简单归结为“投机”或“炒作”因素,这其中有很大成分是级差地租的自发“寻价(即寻求合理价格定位)”过程所致。在这种情况下,房价上下波动的风险就尤其大。     如何保卫“货”与“币”二是需求的不确定性。仅从有多少人没房住或打算改善住房条件来分析需求是不充分的。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的第一个十年,老百姓生活改善的标志是收入增长;第二个十年,改善的标志是存款增长;现在进入第三个十年,改善的标志是拥有住房等不动产的产权。再具体说,在通胀预期面前,第一个十年我们靠物价补贴就能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第二个十年我们靠“保值储蓄”就能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现在老百姓的存量资产普遍多了,并且人们都已懂得通胀时货币资产“缩水”而实物资产“涨水”的道理,老百姓一定要靠市场化的货币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的转换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由通胀预期产生的需求”具有非常的不确定性,而且人们的私人财富累积的程度越高,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波动越大,其不确定性就越大。     我国房产负债程度不高目前看,控制我国房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不应仅依靠“收紧”信贷。更充分和更有效的手段是尽快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市场化的直接融资,让投资者直接承担产业风险的市场化融资。     对国民经济整体来说,房市风险主要体现在房价下跌时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按照当前平均房价、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城镇居民人口总数三个因素推算,我国目前城镇住房资产总值的负债程度不到10%。而发达国家这个指标一般保持40%左右。因为我国的存量住房一般不欠银行的钱。我们需要扭转的,是以新房为信用资源的房贷结构。     他指出,中国房地产现在面临五大矛盾:     一是大部分城市居民进入住房条件迅速改善期,与少部分人无力改善之间的矛盾。     二是代际之间的矛盾。     三是资源闲置和低端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     四是住房面积和配套条件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与市场发育严重不足的矛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