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房企复工见成效,10余城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助力

2024-05-17 10:31

1. 部分房企复工见成效,10余城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助力

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行业整体下行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多家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多地亦出现楼盘项目停工现象。但自春节以来,各地停工楼盘项目就开始陆续复工。
为纾困房企,监管部门近期频频出手。4月18日,央行、外汇局出台23条支持经济金融举措,针对房地产提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4月25日,央行召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机构召开专题会议,商讨纾困问题房企,并确定了首批12家纾困房企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各地为房地产复工复产也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如徐州近日召开房地产行业复工复产及纾困解难工作会议,提出降低土拍保证金等18条具体措施;此外,目前已有10余个城市相继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帮助有困难的房企复工复产。
与此同时,部分房企也通过转让项目或股权、与第三方合作等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复工复产及保交楼。如目前恒大集团已实现562个保交楼项目正常施工、179个保交楼项目正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花样年应复工的49个项目标段中有39个已复工,整体复工率达八成;截至3月24日,世茂在全国范围已有超120个项目全面复工;截至3月下旬,奥园地产全国正式复工复产逾130个项目。

来源:恒大集团官微
房产积极复工“保交楼”
在业界看来,自去年以来发生的多地多楼盘项目停工现象,从根源上来看是房企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周转、高杠杆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难以为继,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所致。
当然,各地楼盘停工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疫情防控影响,如吉林、上海等地;另一种是行业下行之下部分房企资金链出现问题所致。
而自去年以来,多家发生债务危机甚至爆雷的房企中不乏恒大、佳兆业、花样年、蓝光发展等头部房企,这些房企开发的楼盘项目遍布全国重点城点,因此停工现象也涉及众多城市。
事实上,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仍在持续下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0.3%、住宅销售额下降25.6%。
同时,今年以来房企推盘意愿明显下降。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1-4月,全国重点50城商品住宅月均供应规模14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超四成,与2019-2021年同期均值相比下降37.3%。特别是4月的新批上市面积1688万平方米,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同比降幅超五成。
在今年以来中央及各部委频繁表态维稳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地方政府亦在积极落实因城施策。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100城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超200次,尤其是4月至今各地出台政策的节奏明显加快,且政策进一步向优化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延伸,部分一二线城市亦加入政策优化调整行列。
“面对当前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不确定性及购房者置业信心不足,过去在市场热度较高时出台的调控政策已不适合当前的市场环境,这部分不合理的房地产政策应及时退出,需求端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政策应加大优化调整力度,平稳市场情绪。”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5月10日下午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各在在企业端应加大房企纾困力度,改善融资环境,同时继续优化预售资金监管,为企业释放更多资金流动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从而稳定市场预期。
从今年春节以来,多家出险房企就开始积极开展复工复产,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5月5日,恒大召开集团月度工作会议,许家印表示,恒大从大年初六就启动了复工复产工作,集团上下齐心协力,目前已实现562个保交楼项目正常施工、179个保交楼项目正在复工复产过程中。4月份实现销售30.9亿元,坚决完成5月份10万套的交楼目标。
“花样年投资者关系”微信公号也于5月5日显示,4月潜在战投粤民投另类入场,协助花样年落实债务重组方案,保障了多个难点项目的复工和交付。目前,花样年应复工的49个项目标段中,有39个已复工,整体复工率达八成,剩余标段目前已有明确复工计划和相应复工措施,预计将在6月30日之前全部复工。
此外,截至3月24日,世茂在全国范围已有超120个项目全面复工;截至3月下旬,奥园地产全国正式复工复产逾130个项目。
不过,在陈文静看来,“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低温运行,多数城市市场持续调整,企业开工动力明显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速持续放缓。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楼市,‘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但市场恢复节奏仍有赖于疫情的有效防控及各地政策的执行力度。”
十余城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办法
5月10日,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山西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明确施工进度达到地上主体工程封顶的,监管账户留存余额不得低于重点监管资金总额的40%等相关规定。

来源: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南京、烟台、南平、佛山、常德等在内的十余城相继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办法。
从调整细节上看,各城市分别从加快审批效率、解控资金监管比例、银行保函等额替换等方式提高预售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降低房企重点监管资金沉淀压力。
其中南京、徐州等城市试点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使用银行保函方式,南京企业凭银行出具保函可等额替换监管账户的监管资金,但要求房企申请前的两年内无违规使用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受到行政处罚,无司法冻结、违规资金划扣、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情况。
而常德则适当放宽预售资金解控比例,在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良好、开发项目销售资金全额归集、申请资金保证用于项目建设的前提下,开发企业申请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额度可在原规定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岳阳规定房企可暂缓储存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实现销售收入后在资金监管账户上留足项目资本金,存量项目资本金可提前一个节点申请解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5月11日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政策整体仍然趋严,当然也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即上下浮动5%的规定,一些优质的房企能够在政策下更好地实现资金回笼。以山西为例,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实际上降低5%的概率会更大,多少能够起到保护和鼓励房企的作用。”
尽管多地的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有不同程度的放松,但这些松动能否对房企“保交楼”有实质性推进?
“经测算,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一般占总的预售金的比例30%-40%,如果预售资金监管有所放松,预售资金监管的比例下降10%左右,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但是缓解的程度有限。”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通过微信记者表示,真正帮助房企走出困境的焦点在于,一是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金融机构不能抽贷断贷;二是纾困重点在于出险房企的项目,央行和银保监会鼓励优质房企发行并购债,并购贷款融资,收并购出险房企的优质项目。
对于本轮纾困利好的窗口期,刘水认为:“本轮纾困的重点一是在销售方面,当前中央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鼓励因城施策,调整房地产政策,企业应抓住这个政策放松的窗口期,加大销售回款;二是借助于当前政府鼓励收并购融资,积极发债;三是理性拿地,对于优质的地块可以获取,但需要控制拿地节奏,科学测算,确保合理利润空间。”

部分房企复工见成效,10余城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助力

2. 5月10余城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纾困”房企政策加快落地

5月以来,房地产政策的暖风频吹,各地不断优化调整楼市政策。在购房者需求端政策宽松的同时,针对房企供应端的政策也在放宽。最为明显的是,地方政府频繁修正此前过严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
截至目前,包括南通、成都、海口等城市在内,5月已有10余个城市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内容涉及加快审批效率、解控资金监管比例、银行保函等额替代等。
从以往来看,预售资金是房企非常重要的现金流,一般占总预售金比例的30%-40%,不过,2021年随着部分房企流动风险显现,各地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2022年,虽然多个城市放宽预售资金监管,但大多只是微调,对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效果有限。业内人士认为,房企应把握政策宽松时机,加大销售回款,同时抓住信贷窗口期。
月内超10城放宽预售资金监管政策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在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不变的前提下,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超120省市出台调控政策,“因城施策”调控方式十余种,主要表现为需求端的政策放松力度越来越大,政策也更加精细化,以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稳楼市”的大门已经打开,但是对于部分房企来说,目前流动性危机仍然存在。5月23日,平安信托发布公告称,安远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借款人武汉融侨置业有限公司未能偿还5月18日到期的本金5.99亿元及对应利息;同一天,金科股份拟就“20金科03”债券提出展期一年的方案。
此前的5月20日,穆迪将佳源国际家族评级(CFR)从“B3”下调至“Caa1”,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1”下调至“Caa2”,展望维持“负面”。评级下调反映出佳源国际控股的流动性和违约风险上升。
针对房企“纾困”的政策,据中信证券统计,包括优化预售资金监管,项目并购贷款暂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放的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降低土地拍卖保证金比例,放松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限制,要求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等。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各地出现适度放宽预售资金监管的迹象,以修正此前过严的资金监管政策。尤其是5月,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据中指研究院统计,5月已有十余个城市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包括南通、泰州、宿州、成都、海口、赤峰、无锡、景德镇、钦州、九江、扬州、吉林、徐州、梅州等。
其中,5月20日,南通在其发布的政策中提到,对优质房地产企业预售监管资金实行差别化监管政策,可享受增加拨付节点、降低重点监管资金额度、使用银行保函替代等额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等红利。此外,吉林、徐州、长春也都允许房企以保函替代预售监管资金。
对此,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从多地出台纾困政策上看,主要是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包括加快审批效率、解控资金监管比例、银行保函等额替代等方式。

新京报记者根据克而瑞、中指研究院信息整理。
政策微调暂未明显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房地产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一般占总预售金比例的30%-40%,如果预售资金监管有所放松,预售资金监管的比例下降10%左右,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但刘水也表示,目前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程度上看影响有限。
克而瑞分析师房玲则认为,2022年多个城市出现了放宽预售资金监管迹象,但大多只是对此前过严监管的微调,叠加房企风险出清未完成、银行风险偏好等因素影响,将进一步加大房企之间的分化,对整体流动性释放预计效果有限。
众所周知,预售资金归属于开发企业,但是房企须将预售资金按一定比例存入银行专用监管账户,且随着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拨付。
此外,克而瑞分析师易天宇指出,从以往来看,预售资金是房企非常重要的现金流。但是,2021年随着部分房企流动风险显现,各地政府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西安、天津、石家庄等省市相继出台政策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实行全额全程监管。在此背景下,预售资金可提取比例降低,加大了企业偿债压力。
据克而瑞监测88家重点上市房企数据后发现,仅有41家房企披露了相关预售监管资金。而在这41家房企中,只有约一半的房企将预售监管资金算在了受限制现金内,2021年受限制现金占到了总现金的29%,较2020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加快。
“最典型的如合景泰富,受预售监管资金大幅增加影响,受限制现金从2020年的39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17亿元,占现金持有总额的比重也从9%增加至74%。”房玲称,由此可见,预售监管资金政策的趋严与放宽,将直接影响房企的现金支配,从而影响短期的偿债压力。
建议:房企抓住信贷窗口期积极融资
在房玲看来,要解决当下房企的问题,还是在于要支持优质民营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出险房企的纾困力度,也要在保交付的前提之下进一步适当放宽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更重要的是建立市场信心,促进房企销售回款。
刘水表示,这轮“纾困”重点是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金融机构不能抽贷断贷。另外,“纾困”的着眼点在于出险房企的项目,央行银保监会鼓励优质房企进行并购贷款融资,收并购出险房企的优质项目。
对于房企来说,刘水也认为,企业应抓住这个政策放松的窗口期,加大销售回款;另外,要借助于当前政府鼓励收并购融资的时机,通过发债、收并购贷款等方式积极融资。
需要关注的是,民营房企逐步恢复公开市场的融资功能。其中,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等民营房企被监管机构选定为示范房企,在信用保护工具下成功发行公司债券。5月20日,碧桂园地产成功发行5亿元2022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利率4.5%。与此同时,龙湖和美的置业也宣布发行公司债,分别为5亿元和10亿元。这意味着民营企业的融资窗口打开了。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从日前央行两次信贷政策会议内容来看,房企获取信贷的难度将进一步下调,企业需要积极抓住此类窗口期,能贷则贷,对于改善企业的资金面有积极的作用。
记者 袁秀丽

3. 5月10余城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纾困”房企政策加快落地

5月以来,房地产政策的暖风频吹,各地不断优化调整楼市政策。在购房者需求端政策宽松的同时,针对房企供应端的政策也在放宽。最为明显的是,地方政府频繁修正此前过严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
截至目前,包括南通、成都、海口等城市在内,5月已有10余个城市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内容涉及加快审批效率、解控资金监管比例、银行保函等额替代等。
从以往来看,预售资金是房企非常重要的现金流,一般占总预售金比例的30%-40%,不过,2021年随着部分房企流动风险显现,各地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2022年,虽然多个城市放宽预售资金监管,但大多只是微调,对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效果有限。业内人士认为,房企应把握政策宽松时机,加大销售回款,同时抓住信贷窗口期。
月内超10城放宽预售资金监管政策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在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不变的前提下,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超120省市出台调控政策,“因城施策”调控方式十余种,主要表现为需求端的政策放松力度越来越大,政策也更加精细化,以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稳楼市”的大门已经打开,但是对于部分房企来说,目前流动性危机仍然存在。5月23日,平安信托发布公告称,安远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借款人武汉融侨置业有限公司未能偿还5月18日到期的本金5.99亿元及对应利息;同一天,金科股份拟就“20金科03”债券提出展期一年的方案。
此前的5月20日,穆迪将佳源国际家族评级(CFR)从“B3”下调至“Caa1”,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1”下调至“Caa2”,展望维持“负面”。评级下调反映出佳源国际控股的流动性和违约风险上升。
针对房企“纾困”的政策,据中信证券统计,包括优化预售资金监管,项目并购贷款暂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放的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降低土地拍卖保证金比例,放松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限制,要求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等。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各地出现适度放宽预售资金监管的迹象,以修正此前过严的资金监管政策。尤其是5月,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据中指研究院统计,5月已有十余个城市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包括南通、泰州、宿州、成都、海口、赤峰、无锡、景德镇、钦州、九江、扬州、吉林、徐州、梅州等。
其中,5月20日,南通在其发布的政策中提到,对优质房地产企业预售监管资金实行差别化监管政策,可享受增加拨付节点、降低重点监管资金额度、使用银行保函替代等额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等红利。此外,吉林、徐州、长春也都允许房企以保函替代预售监管资金。
对此,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从多地出台纾困政策上看,主要是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包括加快审批效率、解控资金监管比例、银行保函等额替代等方式。

政策微调暂未明显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房地产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一般占总预售金比例的30%-40%,如果预售资金监管有所放松,预售资金监管的比例下降10%左右,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但刘水也表示,目前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程度上看影响有限。
克而瑞分析师房玲则认为,2022年多个城市出现了放宽预售资金监管迹象,但大多只是对此前过严监管的微调,叠加房企风险出清未完成、银行风险偏好等因素影响,将进一步加大房企之间的分化,对整体流动性释放预计效果有限。
众所周知,预售资金归属于开发企业,但是房企须将预售资金按一定比例存入银行专用监管账户,且随着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拨付。
此外,克而瑞分析师易天宇指出,从以往来看,预售资金是房企非常重要的现金流。但是,2021年随着部分房企流动风险显现,各地政府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西安、天津、石家庄等省市相继出台政策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实行全额全程监管。在此背景下,预售资金可提取比例降低,加大了企业偿债压力。
据克而瑞监测88家重点上市房企数据后发现,仅有41家房企披露了相关预售监管资金。而在这41家房企中,只有约一半的房企将预售监管资金算在了受限制现金内,2021年受限制现金占到了总现金的29%,较2020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加快。
“最典型的如合景泰富,受预售监管资金大幅增加影响,受限制现金从2020年的39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17亿元,占现金持有总额的比重也从9%增加至74%。”房玲称,由此可见,预售监管资金政策的趋严与放宽,将直接影响房企的现金支配,从而影响短期的偿债压力。
建议:房企抓住信贷窗口期积极融资
在房玲看来,要解决当下房企的问题,还是在于要支持优质民营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出险房企的纾困力度,也要在保交付的前提之下进一步适当放宽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更重要的是建立市场信心,促进房企销售回款。
刘水表示,这轮“纾困”重点是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金融机构不能抽贷断贷。另外,“纾困”的着眼点在于出险房企的项目,央行银保监会鼓励优质房企进行并购贷款融资,收并购出险房企的优质项目。
对于房企来说,刘水也认为,企业应抓住这个政策放松的窗口期,加大销售回款;另外,要借助于当前政府鼓励收并购融资的时机,通过发债、收并购贷款等方式积极融资。
需要关注的是,民营房企逐步恢复公开市场的融资功能。其中,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等民营房企被监管机构选定为示范房企,在信用保护工具下成功发行公司债券。5月20日,碧桂园地产成功发行5亿元2022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利率4.5%。与此同时,龙湖和美的置业也宣布发行公司债,分别为5亿元和10亿元。这意味着民营企业的融资窗口打开了。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从日前央行两次信贷政策会议内容来看,房企获取信贷的难度将进一步下调,企业需要积极抓住此类窗口期,能贷则贷,对于改善企业的资金面有积极的作用。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制图 寇德娜 校对 杨许丽

5月10余城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纾困”房企政策加快落地

4. 降低预售条件、放松预售资金监管!又有两地出台措施纾困房企

近期,多地继续出台稳地产政策,支持房企复工复产。
3月23日,武汉、长春均出台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预售标准,放松预售资金监管等,其中长春更是提出对新销售商品房暂停预售资金监管。另外,武汉六项措施中除了五项支持房企外,还在需求方面给予支持,即外地购房人因疫情影响缓缴社保或个税不超过6个月的可视为连续缴纳。
业内人士认为,放松预售监管要求,有助于房企近期积极回笼资金,减少沉淀资金、降低房企资金压力。此类政策进一步说明随着近期开复工的到来,各地在政策上依然支持企业的导向。
武汉六措施支持房企复工复产
3月23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关于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复工复产确保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


武汉六条政策中,核心内容是通过放松预售监管来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一方面适当调整预售许可形象进度要求,另一方面提高预售监管资金使用效率。
在适当调整预售许可形象进度要求方面,政策明确,2020年10月1日以前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开发投资额达到25%以上,且高层建筑形象进度达到1/4以上、多层(含六跃七层)及低层建筑形象进度达到正负零,即可申请办理预售许可。
在提高预售监管资金使用效率方面,政策提出,2020年10月1日之前,在重点监管资金增加“项目主体结构达到三分之二进度”拨付节点,累计拨付额度不超过重点监管资金标准的55%;进一步降低开发企业财务成本,开发企业申请使用银行保函等额替换重点监管资金时,无需签订《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书补充协议》,银行保函有效期原则上不低于6个月;项目取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且已按规定足额缴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开发企业可申请使用重点监管资金,累计申请额度为重点监管资金标准的100%,并可申请撤销监管账户的监管;对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或疫情防控期间作出贡献的企业,在工程进度未达到规定的用款节点,可申请预支重点监管资金。
此外,在需求端,政策还提出,完善社保、个税缴纳认定标准。非本市户籍购房人因受疫情影响未能按时缴纳社保或个税需缓缴的,其缓缴期可视为连续缴纳,补缴时限不超过6个月。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武汉此类政策说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把控是积极有效的,社会生产和经营等陆续进入恢复状态,同时也对房地产领域有积极的意义,客观上说明房地产市场当前正陆续进入放开的通道。
严跃进认为,放松预售监管要求,使得房企的预售证申请更加容易,对于武汉本地的房企来说,项目开发的资金压力会更小,通过此类预售政策,有助于近期积极回笼资金。尤其是政策明确,提高预售监管资金使用效率,这对于减少沉淀资金、降低房企资金压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严跃进说,从实际情况看,武汉当前房地产市场确实面临很大的压力,尤其是2月份零成交的状态,使得相关房企的压力较大。而且疫情管控下,武汉的土地市场交易等也受到了冲击,部分地块被迫延期交易。从武汉楼市受疫情影响的程度看,今年的特点就是“武汉强、全国强;武汉稳、全国稳”。武汉楼市后续的活跃,客观上也会对全国其他城市的楼市注入市场信心,最终有助于促进今年楼市相关发展目标的实现。
长春新销售商品房暂停预售资金监管
同日,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克时艰的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
一、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新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有地下室的工程形象进度达到标高正负零即可办理,无地下室的达到地上2层即可办理。
二、对已缴存商品房预售资金且依法依规诚信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有新建或者续建项目,允许申请提取监管账户内资金余额不超过50%的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新销售的商品房暂停预售资金监管。
三、四级和暂定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之间的,有效期届满未申请行政许可延续或申请行政许可延续未核准的,原资质证书有效期顺延至2020年6月30日。
以上政策执行至2020年6月30日。
严跃进认为,长春一方面降低预售标准,使得相关房企的预售条件放松,另一方面减少预售资金监管,均使得资金回笼的速度加快。同时,政策明确新销售的商品房暂停预售资金监管,类似表述具有创新性。这使得后续房企可以较好实现“边销售边回笼资金”的导向,客观上都有助于改善近期的资金状况。
纾困房企是稳地产政策主要方向
为应对疫情冲击,前期已有20多个省市从供给端密集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包括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放宽预售条件和资金监管、展期还款、减免税费等,主要是为了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保障城市有序建设和土地市场稳定,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平稳运行。住建部此前也明确要求,严格落实国家财税、金融、社保等稳增长政策,同时还提出对优质企业在授信额度、质押融资、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支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随后,驻马店率先降低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拉开了各地从需求端稳地产的序幕,多地也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包括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降低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门槛等,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也有部分城市给予购房补贴、契税减免等来刺激消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驻马店首套房公积金首付降低、广州公寓限购松绑、宝鸡争取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政策均被撤回了。对于未来的房地产政策,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在回应房地产销售下降时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中央再三强调“房住不炒”定位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策的撤回对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意味着楼市调控不会也不能放松,在未来调整政策时需要更加慎重,或更多从供给端对困难企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而需求端可能会倾向于出台对人才购房支持等政策,总之,要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防止在疫情期间出现放松调控的现象。
严跃进也认为,武汉、长春等政策进一步说明,随着近期开复工的到来,各地在政策上依然支持企业的导向,近期稳定企业经营、降低企业成本等政策会相对更多。

5.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调整将缓解房企“困境风暴”?

2月10日晚间,一则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于近日制定出台的消息,一时成为房地产行业关注热点。
消息称,商品房预售金监管办法明确对预售资金规定进行了全国统一,要求预售资金必须全程全额监管,但分为一般监管额度和重点监管额度,其中重点监管额度比例将由市县一级住建部门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当账户内资金达到监管额度之后,剩余资金则可以由房企提取使用。
一时间,关于房地产行业将迎来实质性利好的言论甚嚣尘上。那么,预售金监管办法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全国预售资金监管将大幅放松?房企现金流能否缓解?对此,我们邀请华泰证券地产首席分析师陈慎、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房地产报:长期以来,部分城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缺位被社会诟病,也制约着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此次,预售金监管办法的出台您认为有何意义?这次改革的逻辑是什么?
陈慎: 这次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出台背景在于,由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以及房企融资面临严厉监管下,越来越多房企出现现金流风险,这也使得各地出现烂尾楼问题的可能性加大,会造成潜在民生问题。
由于过去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并没有全国性文件,制定权都在于地方,则容易造成两个极端:一是持续缺位,部分城市在面临烂尾风险前反应不及时;二是过严监管,部分地方过度升级当地资金监管政策,反而会造成次生的房企现金流问题。此次全国性文件出台,核心逻辑在于给各个地方政府有了统一参考的监管细则标准,一则有助于弥补部分城市缺位,二则有助于修正部分城市过严政策,给予房企合理的预售资金提取空间。
李宇嘉: 我国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对预售资金监管的规定,具体由各地制定本地的预售资金管理办法。但是,从近期风险案例看,普遍违规挪用预售资金,地方监管的有效性需提高。
近年来,商品房风险不断发生,各地烂尾楼明显增加。未来,房地产大量竣工交付,前期加杠杆、挪用预售资金的现象很普遍,可能还会出现烂尾、交付难问题,需要专门对预售资金监管进行重新设计。另外,现在地价比较高,开发商资金链比较紧张,如果还沿用过去的监管模式,加上各地资金监管普遍加强,可能不利于防风险,也不利于房地产企业良性循环。
严跃进: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推出与房企资金回笼和去年市场情况相关。近年来根据房企预售环节暴露出的问题也进行了进一步考虑。现在推出商品房预售金监管办法有两个目的,一是规范银行行为,将资金更好的用于开发商;二是从开发商和政策推出方的角度来看,金融政策、发债政策宽松的同时,适当放松预售资金的使用政策,为房企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支持商品房市场以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中国房地产报:当前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存在哪些痛点和难点?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陈慎: 自从部分知名房企发生流动性风险后,各地普遍升级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我们认为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好监管尺度。部分城市过度升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后,使得预售制度变相成为了现房销售制度,使得所在城市房企现金流进一步吃紧,反而造成更多现金流风险,如何保证当地项目顺利交付,又不给当地房企多大压力,这是很多地方政府需要优化和思考的命题。
陈文静: 主要痛点和难点在于,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力度和范围如何更加合理地设定,确保项目顺利竣工的同时,提高预售资金的使用效率。
部分城市过于宽松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或者资金监管缺位下,一旦开发企业资金出现问题,项目顺利完工将受到严重挑战,购房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上下游供应商合法权益亦无法保障,房地产上下游资金链将受影响;另一个角度看,购房者置业情绪将受到拖累,入市节奏亦将明显放缓,进一步加剧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回笼压力。
部分城市在“保交付”压力下,过度收紧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预售资金循环使用效率降低,亦不利于行业循环发展。
李宇嘉: 当前预售资金监管主要容易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挪用预售资金扩大投资,相当于“加杠杆”,对扩大卖地卖房、提高地价房价、增加贷款收益都有好处,有的地方强监管积极性不高,挪用预售资金扩大投资有利于银行存贷款业务,施工和监理单位比较弱势,也会配合开发商套取预售资金。
二是开发商融资渠道多元化,包括商票、供应链融资等,且相互之间没有信息共享,每一个融资渠道都拿预售资金作为还款担保,导致预售资金覆盖不了。当出现问题,大家都来查封预售资金账户,这时由于账户在银行那里,住建部门相对弱势,最后就导致交付难、烂尾现象。
三是容易出现忽左忽右现象,即希望地产投资增长,卖地增加时,就忽视预售资金监管,导致套取和挪用现象普遍;当担心交付难的时候(比如当下各地重视保交楼),就超额监管,正常的提取也无法实现。
中国房地产报:有消息称,商品房预售金监管办法将统一对预售监管资金监管额度等基本标准进行明确,并提及在达到监管额度后,剩余资金可由房企提取使用。您如何看待这一要求?
李宇嘉: 本来也应该这样。哪些能提、哪些不能提,什么时候能提,什么时候不能提,有哪些例外提取的情况等,这些都应该以规范的文件确定下来。比如,重点监管资金(含农民工工资的工程款)严格按节点提取,资金按流程就可以提取;到了节点就能提取,不到节点就不能提取,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的就不能提取。
未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原则是规范和透明、“既管好又不管死”。管好,就是严格专用账户,专款专用,资金闭环运营,不能挪用、套取,严格按节点使用,确保交付、房屋质量,这是本源。“不管死”,就是到了提取节点、超过监管额度的、有银行保函保证的、企业信用优质的(比如三A信用等级的),都能提。但本质上,预售资金优先保障项目竣工交付及与此相关的一切资金支出。
陈文静: 对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监管额度等基本标准进行明确,有利于地方政府责任落位,对基本的内容统一要求后,亦给各地政府因城施策预留了空间。另外,这一办法提出在达到监管额度后,剩余资金可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一定程度上将对当前部分城市过度收紧的监管政策进行纠偏,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房地产报:最近,多个城市先后发布了升级版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相关规定,其中有城市选择加强监管,也有城市选择放松预售资金规则。结合商品房预售金监管办法,您认为未来地方政府该如何参与其中,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李宇嘉: 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要正本清源,还是要回到我们为什么要搞商品房预售制度(而不是选择现售)本源上。搞预售目的是“降低房屋成本、增加住房供应”,但在这很大程度上是从开发商利益考虑的,怎么保障小业主的利益呢?那就“专用账户,专款专用”,既不能因噎废食,取消预售制度;也不能不好好监管,而是两个方面都要结合起来。
做到这些,一是完善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把规则搞清楚,哪些资金要监管、什么时候监管,什么时候提取,提交什么材料才能提取,谁来监管等;二是加强与监管账户银行的合作和分工,二者目标应该统一,房子烂尾了,对银行债权保护也不利;三是预售资金监管与预售申请结合起来,预售门槛不能放松,否则就是纵容开发商挪用预售资金。
严跃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策的松紧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松主要体现在,这些资金需要尽可能流入到房企,让房企能够更好的用于工程建设,防范账户封锁、司法拍卖、查封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等行为。同时,紧的方面也会继续延续,继续防范开放商资金违规挪用等行为。
按照地方政府角度去理解,政策制定相对更严格也是合理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各地出现烂尾风险。根据去年出台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主流基调来看,主要是以收紧为主,结果导致企业资金更加紧张,因此政策应该与市场的周期相吻合,与房地产行情更加吻合。政策原文中也提及要“改变原有各地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责任不清的情况,督促和检查预售资金监管的实施情况”,这一方面也与银行密切相关,部分银行没有及时将开发商资金纳入监管账户,同时也随意克扣预售监管资金,从这一角度来看需要政策进行纠偏,这也与前文所提到的明确真正的监管者相联系。
中国房地产报:有说法认为随着商品房预售金监管办法的出台,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大量流动资金,房地产行业将迎来转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企资金状况。对此如何看?
陈慎: 我们认为必须认清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大势,首先,景气度仍未改善,房企去化依然低迷,房企现金流风险依然未能解除,所以全国预售资金监管是不会大幅放松;其次,全国政策下发后,还得看各个地方政策细则执行,因此带来大量流动资金的说法我们持保留态度。
但房企现金流出现边际改善的趋势是一定的,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更需要重视其信号意义:一是房地产改善政策正从金融端迈向需求端;二是此次政策酝酿于1月份,落实在开年,也说明监管层稳增长的迫切性,后续可以期待更多的房地产稳增长政策。
李宇嘉: 此次政策的推出是正本清源,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推进信息透明,加强监管合作。该提的提,不该提的就不能提,并不是为了给开发商纾困。
陈文静: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部分房企违约导致地方政府对房企的信任度明显减弱,对于资金压力较大或者负债较高的企业来说,政府预售资金监管或难有明显改善。“保交付”的目标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楼栋,项目相关配套建设的顺利完成同样重要,因此,预售资金监管范围很难大幅放松。对于经营稳健企业,本次政策的出台或有利于企业资金循环使用。因此,在地方因城施策下,本次政策出台对监管资金释放的额度或有限。
另外,近年来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较多,合作方风险导致部分项目受到影响,当前合作开发企业之间信任度偏弱,各方对共管账户下的资金监管要求提升,本次政策出台对这部分监管资金的释放亦有限。
综合来看,本次政策意在推动行业监管回归理性,结合当前时点来看,有利于稳定市场及企业预期。但合理的预售资金监管是保障项目顺利竣工的关键,政策仍明确各地资金监管要“保交付”,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预计在各地政府因城施策下,基于房企流动性风险尚未完全出清等情况,本次政策对企业资金压力的缓解或将相对有限,对于各地执行尺度及实际政策效果仍需理性看待。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调整将缓解房企“困境风暴”?

6. 多地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

5月以来,全国有约20个城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专家表示,此举有利于缓解房企短期资金压力,保障项目顺利竣工交付,保护上下游供应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增加拨付节点 提高拨付比例
专家表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本意是保障预售资金安全,在目前情况下适度优化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助力实现行业良性循环。
总体来看,各地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增加重点监管资金拨付节点。如徐州由原来的按预售批次调整为按栋支取重点监管资金。单体工程主体完成50%,重点监管资金支付到50%;单体工程主体验收,重点监管资金支付到60%;单体工程竣工验收,重点监管资金支付到80%;建设项目竣工备案,重点监管资金支付到90%;办理初始登记,重点监管资金全额支付。
二是提升重点监管资金拨付比例。如泸州明确,在工程进度达到主体封顶和竣工验收备案两个节点时,解控重点监管资金总额比例上限分别提高5%。
三是允许使用银行保函替代预售监管资金。如阜阳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银行保函释放相应额度监管资金,支持企业使用银行在途按揭贷款资金顶抵监管额度。海口明确开发企业可凭商业银行出具的保函抵扣同等额度的监管资金,监管额度外的资金可由房地产企业根据需要提取使用。
此外,部分城市采取允许提前提取预售监管资金、依据企业信用评级实行差异化监管等方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近期多地出台纾困政策,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办法。经测算,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一般占总预售金的30%-40%。预售资金监管的优化将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说。
更多城市可能跟进
业内预计将有更多城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支持企业生产经营。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认为,有两类城市或将较快跟进调整商品房预售金监管政策。一是预售资金监管相对较严的城市;二是项目交付风险整体可控的城市。
“政策着力于‘保交楼’,保证在建项目都能按期交付,最大程度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预售资金监管将趋于规范化,真正实现从拿地开发到销售回款直至交房的全流程管控、全周期监管。”杨科伟补充道。

7. 多地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

5月以来,全国有约20个城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专家表示,此举有利于缓解房企短期资金压力,保障项目顺利竣工交付,保护上下游供应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增加拨付节点 提高拨付比例
专家表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本意是保障预售资金安全,在目前情况下适度优化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助力实现行业良性循环。
总体来看,各地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增加重点监管资金拨付节点。如徐州由原来的按预售批次调整为按栋支取重点监管资金。单体工程主体完成50%,重点监管资金支付到50%;单体工程主体验收,重点监管资金支付到60%;单体工程竣工验收,重点监管资金支付到80%;建设项目竣工备案,重点监管资金支付到90%;办理初始登记,重点监管资金全额支付。
二是提升重点监管资金拨付比例。如泸州明确,在工程进度达到主体封顶和竣工验收备案两个节点时,解控重点监管资金总额比例上限分别提高5%。
三是允许使用银行保函替代预售监管资金。如阜阳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银行保函释放相应额度监管资金,支持企业使用银行在途按揭贷款资金顶抵监管额度。海口明确开发企业可凭商业银行出具的保函抵扣同等额度的监管资金,监管额度外的资金可由房地产企业根据需要提取使用。
此外,部分城市采取允许提前提取预售监管资金、依据企业信用评级实行差异化监管等方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近期多地出台纾困政策,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办法。经测算,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一般占总预售金的30%-40%。预售资金监管的优化将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说。
更多城市可能跟进
业内预计将有更多城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支持企业生产经营。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认为,有两类城市或将较快跟进调整商品房预售金监管政策。一是预售资金监管相对较严的城市;二是项目交付风险整体可控的城市。
“政策着力于‘保交楼’,保证在建项目都能按期交付,最大程度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预售资金监管将趋于规范化,真正实现从拿地开发到销售回款直至交房的全流程管控、全周期监管。”杨科伟补充道。

多地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

8.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迎新变局,多地稳地产政策中提出优化措施

继今年2月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后,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中又提出“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这是中央首次对备受关注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给出明确的指示。
为什么新政出台不到3个月就要进行优化?应该如何优化?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全国性新政出台后地方执行效果不明显,需要继续完善,建议合理允许部分高信用房企以银行保函解冻部分监管资金,适当降低预售资金留存比例,优化预售资金支取节点等。
另外,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惠州、徐州、梅州、连云港、岳阳、长春等多地密集出台的稳地产政策中,在预售资金监管方面都提出了优化措施。
已出全国性政策 执行效果不明显
今年2月初,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出台,这是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首次从全国层面作出统一安排、确定监管机制。
对于时隔不到3个月中央就提出要“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的原因,中银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夏亦丰认为,虽然全国性管理办法已经出台,意在纠偏部分预售资金监管收紧过度的城市,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但从落地效果来看,预售资金的宽松力度与金融机构的实际执行力度均是比较弱的。她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优化”,体现了中央对于预售资金监管方面的高度重视。
“此前全国预售资金监管的统一政策出台后,政策效果不明显,因为地方采取了保护主义,担心出烂尾楼,所以地方上执行的效果不明显,这也跟房企的流动性风险有关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尽管国家层面出了预售资金监管新规,但由于很多项目超融、预售资金挪用,导致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债务。银行、信托或其他金融债权人作为抵押权人,自然就把预售资金锁死了,不让提取,导致资金躺在那里,但项目烂尾或停工。另外一种情况,各方债权人都来索债权保障,多方博弈导致僵持不下,资金动不了。2月住建部已经发布了一个预售资金监管的新规定,关于监管的内容、监管额度和范围都作了明确的部署,除了重点资金监管部分之外,其他都可以提取,但是这仍然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继续完善。
预售资金边际放松 有望切实落地执行
对于如何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李宇嘉认为,新老划断是比较好的解决思路。新资金进来以后,辅以政策扶持(比如容积率奖励,规划调整等),资金封闭运转,使用范围与前序资产负债涉及的项目隔离,通过新的项目盘活,释放新的预售资金,首先确保保交楼,然后偿还新投资方,剩余资金去解决其他债务。
夏亦丰认为,未来预售资金监管可能的改进方向包括:合理允许部分高信用房企以银行保函解冻部分监管资金;不再“一刀切”,而是梯队化预售监管放松,针对信用等级较高的房企,预售资金留存比例适当降低;进一步放开预售资金的监管时间点。
“银行保函的方式从理论上看是个好办法,但也存在问题,就是银行开一套保函要收手续费,这个费用也不低,这就等于又贷了一笔款,增加了成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说,从支取节点方面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可能更好,最重要的是监管额度要明确。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连云港、惠州、徐州、梅州、岳阳、长春等多地密集出台的稳地产措施中,在预售资金监管方面都提出了优化措施。
如长春、连云港、徐州都提出采取担保方式。长春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出具保函,以保函替代预售监管资金;连云港提出,要在严格执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的基础上,探索采取担保方式,释放一定数额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长春、徐州、梅州、岳阳等地还都提出优化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支取节点。
其中,徐州提出,由原来的按预售批次调整为按栋支取重点监管资金;梅州提出,增加预售款提取次数,对装饰工程全部完成并已按三方监管协议提取该进度节点预售款的预售项目,在满足预售款监管账户资金留足入账资金总额10%的前提下,至竣工验收备案前,视企业诚信、后续工程量等情形可适当增加1~2次预售款提取次数。
夏亦丰预计,未来部分城市预售资金的边际放松在执行层面有望切实落地。
(原题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迎新变局 多地已先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