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义利观的现代意义?

2024-05-12 15:11

1. 儒家义利观的现代意义?

先有义,而后取利。自己首先心正行正,而后才可能得到收获。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经常只注意到最后修、齐、治、平那几句,却忘记了开始就说到的格物而后至知,达到心正。即:心正,是至善的关键。
这里的格物,也是对仁和爱的放大。只有平等对待对方的地位和价值,才可以明白彼此存在的各种关联意义,也才能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责任。以人为本,双方的关怀平等,双方的利益平等。人能自律,才会爱护关心别人,才会懂得和谐仁爱。

儒家义利观的现代意义?

2. 儒家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1.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2.儒家的“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3.儒家的“人治”主义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意义: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3. 儒家观点有哪些?

儒家的思想和主张
    孟子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儒家思想基本分为“内圣”与“外王”,即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两类。
伦理学
  伦理学上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乃“仁”,意谓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及“君子远庖厨”推己及人的思想。
政治学
    孔子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   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在国际政治方面,儒家主张“华夷之辨”。华夷之辨在古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近代则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障碍。
史学
  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但是孔子编修《春秋》,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称之为“微言大义”。由于历代儒家学者的努力,中国的编年史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一年也没有中断过。
经济学
  儒家重义轻利,重官轻商,重本抑末,与现代商品经济不相适应。儒家典籍《礼记》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
科学技术观
  儒家不重视分科领域专业知识的研究。子曰: “君子不器。”朱熹的解读是:“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这是儒家轻视专门人才的思想根源。明代撰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也是六次科举不中,才转而研究科技专业知识的。

儒家观点有哪些?

4. 如何理解儒家的义利观

所谓“义利观”是指人们如何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关系问题的观点。这里的“义”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正义”,即指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标准;
二是“义气”,即主持 公道,同情他人的正义行动或甘于替他人承担风险和牺牲的气概。这里的“利”指物质利益和功利,它涉及到 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义利观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因传统儒家有其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所以其思想也会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在当代社会中,义利观常表现于商业中的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现象。良好的义利观,通常以重义轻利为基础,为社会普遍群众创造价值,汲取较少的物质财富;而歪曲的义利观,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甚至忽视道德,践踏诚信等。
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正确的义利观占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人民所推崇的做人经商的终极追求。

5. 简述传统儒家义利观的利与弊?

在义利对立的基础上“重”非功利之“义”而“轻”非道德之“利”,是儒家传统义利观的思想渊源和价值核心,对中华道德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国人的义利观经历了从传统的“羞于言利”到坦然面对市场逐利,再到一部分人重利轻义的历史演化过程。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的存续和蔓延,既有道德教育弱化方面的原因,更有其深厚的客观现实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对传统义利观之“义”的范畴进行唯物主义的现代解读,消除儒家附加于它的反功利性质,将其理解为社会公义、国家整体利益或集体利益,从而将儒家传统义利观纳入集体主义道德价值观的范围。要在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理解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使之建立在“真实的集体”之上,从根本上消除“义”与“利”相互对立的状态,倡导一种义利并重、义先于利的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 诚实信用既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又是现代民商法的普遍基本原则,社会诚信建设具有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二重性。法律原则要以其本身所包含的道德合理性为价值基础,而良法的贯彻实施又离不开相应社会道德环境的配合,两方面互相倚重,互为基础前提,彼此不可或缺。主体内在的伦理自律或者社会外在的法制他律,都是无法单独维系社会的诚信体系的。在市场化和法制化背景下,要将儒家传统的诚信观从“朋友”等“熟人”群体推广至陌生人之间,尤其是社会经济领域,克服它完全排斥利益的纯粹德性主义色彩,将其从一种信于熟人“情义”的身份伦理转化为信于“法”与“契约”的现代经济伦理、契约伦理。儒家“内诚外信”的诚信观又是以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为理论基础的,正是因为其义利观对利及逐利行为的极度轻视和否认,才会使得传统诚信观无法适用于以求利为基本目的经济活动领域。

简述传统儒家义利观的利与弊?

6. 孔子的义利观对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孔子之义利观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
孔子的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
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
②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 儒家义利观对大学生人生观构建的影响?越具体越好,最好是多点!谢谢!!

  一、传统义利观的主要观点

  中国哲学义利问题的讨论,从春秋战国到近代一直未停止过。综观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提出的义利观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义以生利”,义利统一。在此利是收获财富。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里克说:“克闻之:夫义者,利之足也;贪者,怨之本也。废义而利不立,厚贪则怨生。”①利是义支撑的,没有义,利就立不起来,义是利的足。贪是怨的本原。一个人太贪心,在分配中多分多占,群众不但有怨气,而且也会降低生产积极性,影响生产,结果利也就少了。晋国另一大夫丕郑说:“义以生利,利以丰民”。②义产生利,义是手段,利是目的,义利是统一的。第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③既然义是合理分配,就需要有分配标准,这标准在孔子看来就是礼,按礼分配就是义。礼又称礼制,是关于人际系的制度。孔子在此所讲的义已经超出了分配的范围,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为了推行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④“喻”是明白的意思,君子知道如何才算合理且对大家有利,而小人只知道自己得利多少,不知所得的利是否合理,但若“君子有勇而无认为乱”,即有敢闯精神却没有义的则为捣乱分子。第三,行义言义,“功贤耕织”。对于义,墨子认为,人们不仅要行义,更重要的是去宣传义。既然种地、织布、打仗都不如人家,还不如去宣传义。治国的听我宣传义,明白义,国家一定会治理好;普通人接受我所宣传的义,可以提高道德修养。这样,我虽然没去参加耕织,却“功贤于耕织”⑤,其社会作用(功)比亲自参加耕织还要大(贤)。墨子认为,当许多人还不知道义的社会功用,那我去宣传义,其作用比个人行义本身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当墨子与吴虑讨论宣传义的效益问题时,墨子主动地论证了义以生利、义利统一的思想。认为“义,利也”,“利,所得而喜也”,“功,利民也”。⑥义就是利,这个利不仅是物质利益,也包括好处,如名誉等。只要使人民得到好处,让人民欢喜,就是立了功。亦即对人民有利,为人民谋利,就是功,就是义。总之,墨子认为行义、言义的社会作用大于耕织劳动。当然,我们说并不是人人都能宣传义,宣传义的,只能是人类的优秀分子。第四,“何必曰利”。孟子与梁惠王讨论治国方案时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⑦孟子认为,不必讲利,只要实行仁义就行了。不讲利,不是不要利,而是实行仁义就有了利。只要行义,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相应的利,“安富尊荣”⑧。如果没有功德,就不该享受这些财务。在孟子看来,无功受禄,获取自己不应该有的,那是不义的,其财物为“不义之财”。抢、偷、骗、贪污受贿而来的东西,都是不义之财。孟子坚决主张不接受任何不义之财。他说,不符合义的原则,“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⑨孟子这些思想是对孔子“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思想的发挥。第五,好义欲利,人之两有。战国后期儒家代表荀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好义和欲利两种本性;人民原有的义利两种心理,因统治者不同,则会把社会引向不同的境地。“义胜利”引向“治世”;“利克义”引向“乱世”。人民的心理好义还是欲利,是上层统治者导向的结果,“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⑩。荀子提倡“重义轻利”   ,强调在统治者中从天子到各级官吏都要“羞利”,以贪利为羞耻,认为所有做官的都不要与人民争利,要乐于施舍,耻于积存。“重义轻利”是荀子对先秦儒家义利关系的简要概括。孔子、孟子他们都不否认人有欲利之心,只是强调义利的制约作用。第六,“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继荀子之后,西汉董仲舒也认为,人天生有好义和欲利两种心理。认为义可以养心,利可以养身。身心相比,心比身重要,所以养心的义比养身的利重要。历史上象孔子的学生原宪、曾参等人,他们都大义却很穷,但别人羡慕他们的行为,他们自己又很乐观,因此精神是充实的。相反有些人虽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物质上很丰富,但因不行义,精神上却是空虚的。董仲舒的结论是:“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   董仲舒针对当时社会高贵者贪心、贪利,不肯为义,贫贱者越来越穷,无“立锥之地,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阶级矛盾不断扩大,社会不安定因素越来越多,统治者的统治危在旦夕等状况,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调均。“调均”即取长补短,取富济贫。意思是使富人足以显示自己的高贵而又不至于骄傲,使穷人可以勉强生活下去而又不至于忧愁,这样社会上下都能安定地生活下去,社会也就容易治理了。在此,董仲舒的调均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绝对平等,而是承认贫富、贵贱有差别,但他反对差别过分或者扩大化,从而出现两极分化。至于如何调均,董仲舒认为,首先要由皇帝作出规定,使官吏不得跟人民争利;其次要让所有统治者树立义重于利的观念。董仲舒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这两句话对后代的影响很大。第七,义利之辨。先秦到西汉初,似乎只讲重义轻利,未把义利绝对对立起来。董仲舒以后,义利之辨分为两类,一类是义利对立论,另一类是义利统一论。西汉后期的刘向认为,人之所以不能做好事都是被“利”害了,利与义是对立的。宋以后,程朱理学主张义利对立。二程(程颢、程颐)以为,“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   ,义利势不两立。他们还认为义利问题,也就是公私关系问题,公就是义,私就是利。在此他们虽也讲义利的协调问题,但对后世影响不大。南宋时期的朱熹和陆九渊在义利观方面是一致的。他们讲义利之辨,“以义利判君子小人”。朱熹的学生陈淳,对理学家的义利观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他用“天理”与“人欲”来讲义利关系,认为“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陈淳高度赞扬孟子和董仲舒,认为他们是义利论的正面代表。按天理之宜做事就是义,取合理的利即为义。另外,对义利问题,明代李贽认为,人心就是私心。所谓正义就是对人有利,为民谋利。“无私之说”是“画饼之谈”,空谈而已。清代颜元提出的“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是说义和利都要,不可或缺。明清时代的这种一反过去重义轻利思想,敢于提出重利的看法,跟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思潮兴起有一定关系。

  二、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人民通过艰苦的摸索以昂贵的代价得来的共识。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深层内核就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它要求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要求的现代义利观概括地说,这种义利观就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种义利观既克服了传统义利观中利益的抽象性,又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是一种高尚而文明的义利观。但是,义利观理论范型的提出与现实的构建往往并不是同步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现实构建,意味着该义利观主导地位的普遍确立,而这种确立却不能自发进行。因此,如何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义利观,是当前众多学者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应当承认,实行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效率原则的发挥,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但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等,一有机会便会有所表现。对外开放大大缩短了我们与现代世界的距离。但资本主义的腐朽的东西也会乘机而入。这些都对社会主义现代义利观主导地位的确立具有阻碍作用。为了克服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对策,指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一定要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内在地要求以利益为导向的义利统一。没有义利统一,人们的利益追求以至全部行为就得不到有效的规范与引导,最终会导致以合理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破产。在当代要做到义利统一,除了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在手段如政治法律手段和进行必要的舆论导向之外,还必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传统义利中的合理因素,为我所用。通过前面对传统义利观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历史上不乏极端的功利主义与极端的道义主义,但是义利统一、以义制利的道德观始终是义利观发展的主线。这种义利观虽然在理论上并没有完全排除利,但它所确认的利主要是整体的普遍之利,为我们构建现代的义利观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传统义利观中的“义以生利”、“义者,宜也”、“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利于民则可谓利”等观点,对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公平合理竞争,凡事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及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出发点,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义利观尽管在时空上过去了几千年,但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从价值取向上看,传统义利观中的“义”属于道德规范,属于精神价值,是人为之人的应然之则;“利”指物质利益,属于价值,它所关注的是人的行为活动在什么性质和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要,是趋利避害。“义利之辨”就是关于道德理想和物质利益之间关系问题的争论。其争论中所表现出的重义轻利、义利统一的积极、合理思想,对我们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处理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具有不可否认的当代价值。总之,任何社会意识都具有历史继承性,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国,对民族文化遗产必须辩证地进行研究和吸收,决不可抱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将其全盘摒弃。传统义利观虽然从时间上过去了几千年,但对我们构建现代义利观、进行两个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为只有坚持以利益为导向的义利统一原则,才能调动不同利益主体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性,协调众多利益主体间的具体利益分歧与冲突,引导他们超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达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把物质价值升华为精神价值。单纯地强调义或单纯地强调利,均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行,社会最终也会变质。

儒家义利观对大学生人生观构建的影响?越具体越好,最好是多点!谢谢!!

8. 孔子的义利观对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②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