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药一日内两高管因个人原因辞任这件事?

2024-05-04 01:16

1. 如何看待国药一日内两高管因个人原因辞任这件事?

返回如何看待国药一日内两高管因个人原因辞任这件事?


网上搜了一下,国药集团对外投资有国药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国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等。国药控股发布公告称,国药控股表示,于清明及刘勇与本公司任何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主要股东或控股股东概无任何关系,没有担任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的任何其他职位,亦无于过去三年于其他上市公司担任任何董事职务。国药控股称,公司董事长李智明“因个人原因辞职”,并且特地注明:李智明与公司董事会之间“并无意见分歧”。国药控股已经选举于清明代行董事长职责。

国药控股是国药集团旗下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由国药集团与复星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天眼查数据显示,国药控股的股权结构中,国药产业投资公司占股一半以上,是绝对控股方。中国生物集团整体并入国药集团,成为国药旗下医药制造业的一部分。中生集团旗下的六大研究所是国内疫苗的主要生产商,此次新冠灭活疫苗的生产方就有中生集团的北京所和武汉所。但相对于医药制造来说,国药集团的业务重点,还是以子公司国药控股为主的医药流通业务。
李智明辞职是否与新冠疫苗有关?对此,健识局联系了国药集团内部人士,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只强调“因个人原因”。公告称,李智明确认其与董事会之间“并无意见分歧”,也无任何与辞任有关之事宜须敦请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垂注。国家药品集采药品没有利润只能做药品物流配送,现在各大医药公司都在转型。国药控股是国药集团旗下子公司跟生产疫苗没关系。有效率也公布了,钟老原话:“疫苗现在紧急使用可以,不过最好再等等。 ”这句话大火细品控股是最大的,控制整个集团的,资本部分。集团是非实体的组织结构,具体业务在各子公司,制药的是以子公司,开发的是另一子公司,销售的是。

国药:国家药物,貌似疫苗不是国药控股研发生产的,国药控股只是国药集团下面其中一个上市子公司,并不参与疫苗研发,大家不要被迷惑了辞不辞职不影响追责,现在都是终身负责制,退休了都照样处理。何况并没有实际证据,莫要胡乱猜测。股市被大资金狂甩一路下跌,然后突然高管闪辞,不知道后面还会有什么大新闻,出问题希望不会影响疫情控制。

如何看待国药一日内两高管因个人原因辞任这件事?

2. 国药控股董事长、国药股份总经理同日因个人原因辞职,这是巧合还是有预谋?

我们所在的世界是非常大的,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也许想不到,但是别人会做得到。有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巧合的事情,其实仔细想起来都是非常有预谋性的,他们都有共同的目的。比如说这一次人们就会感到疑惑国药控股董事长、国药股份总经理同日因个人原因辞职,这是巧合还是有预谋?我觉得并不是巧合,而是预谋,毕竟世界上没这么巧的事情,而且很重要的职务,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吧。
  1:太过于恰合不正常:
首先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事出必反必有其妖,简单意思就是说如果事情发展到一个极端,必然是有妖孽的,也就是说里面存在一定的预谋,存在如此巧合的事情,我觉得现实里面并不存在,而且国药控股这可是非常重要的职务,董事长还有总经理,他们都在同样的时间里面因个人原因辞职,我觉得这件事说不过去,两个人肯定是认识的。而且会经过一定的预谋,这是我的看法,毕竟这么巧合的事情我觉得现实生活里面不会发生,除非是利益上达到了一定的关系。
  2:很大的职务:
还有他们所在的身份可不简单,他们拥有很大的职务,还有责任,背后牵扯的利益链非常大,随便一下共同的想法,就可能打算背后一个惊天的秘密。所以这一次他们同一天因个人原因而辞职,我觉得绝对是不正常的。他们可能是预谋好的一件事,但是具体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需要有相关部门去调查,但是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这件事我觉得可能背后存在很大的阴谋,应该有相关的部门去进行调查,给人们一个结果,最起码保证背后是没有预谋的,不然最后亏损的就是老百姓的利益。
在这种关涉到全国人民利益的事情上,国家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毕竟他们背后的想法可能达成一致的时候,你们是预谋着很大的阴谋,一旦让他们实现的话,可能对于我们老百姓的利益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是伤害,尤其是国药这样重要的企业,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心是很大的,应该承担起这份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责任,还有义务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所以说这件事我觉得很重要,大家应该注意。

3. 关于国药控股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一事,你有何看法?

工作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是我们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所以说我们对于每一份工作都特别珍惜。然而在一些大企业肯定他们的董事长是这个企业当中的老员工,董事长肯定也不会轻易辞职。因为他对这一个企业也有了感情,所以说辞职之类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在热点上就有国药控股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这一件事情,网友们对于这一件事情都比较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一系列观点。对于国药控股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这一件事情来说,我的看法就是以下所说的这一些。
国药控股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这一件事情我认为肯定是他个人的原因导致,不适合在这一个企业当中继续待下去。因为他已经爬到了如此高的地位,如果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段他进行辞职的话,那么肯定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份巨大的损失。在国药控股董事长身上很可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导致他不得不从这一个集团当中退出,这也是我们不曾得知的,所以说也不能够妄加评论。虽然说这一个董事长辞职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肯定还会有一些能力更强的人来代替他,这也是有必要的。只有源源不断的员工加入到国药集团当中才会使得他们的实力上升,所以说国药控股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也属于是对这一个企业作出的最后贡献。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肯定这一个董事长会面临找工作方面的困难,但是他是不可能再次回到国药集团了。在这件事情上他也应该反思自己,毕竟是自己的原因才选择了辞职。
对于国药控股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这一件事情来说,我的看法就是以上所说的这一些。

关于国药控股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一事,你有何看法?

4. 知名药企高管离职

 9月,12家药企有副总经理以上职务的高管离职
   据梳理,在刚刚过去的9月,共有26家药企发布了人事调整的通知,其中出现副总经理以上职务变动的药企达12家,这些药企高管的离职原因主要有:工作原因、个人原因、分工调整等。
    东北制药:董事长辞职 
   9月30日,东北制药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魏海军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和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魏海军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行政职务。
   资料显示,魏海军自2013年4月出任东北制药董事,7月出任董事长,迄今超过7年时间。东北制药2019年报显示,魏海军薪酬为139万元。截至9月29日,持有股票约666万股,按照9月29日5.7元的股价计算,上述股票市值约为3800万。
    回盛生物:副总经理辞职 
   9月30日,武汉回盛生物发布公告,王天慧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其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辞职后,王天慧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公司在聘任新的董事会秘书之前,暂由财务总监杨凯杰代为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默沙东: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执行总监辞职 
   9月25日,默沙东传出消息,默沙东中国现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执行总监王震决定离开公司,寻求外部发展机会。默沙东高级副总裁、人类 健康 商业部HR业务伙伴负责人Beth Perrone 和默沙东全球高级副总裁、默沙东中国总裁罗万里联合向员工宣布了这个消息,王震在默沙东的最后工作日为10月16日。
    葛兰素史克:呼吸业务部南中国区业务负责人辞职 
   9月25日,葛兰素史克宣布呼吸业务部南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林子明因个人原因决定离开 GSK,最后一个工作日是10月31日。
    三生国健:副总经理辞职 
   9月24日,三生国健发布公告,倪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倪华自2020年9月24日起不再担任本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倪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三生国健2002年成立于张江,是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药的子公司。今年7月22日,三生国健正式登陆科创板。
   2020年8月18日,三生国健发布上市后的首份财务报告:三生国健上半年营收3.5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76.6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29.61%。对于业绩变动,三生国健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在市场竞争及新冠疫情影响下,核心产品益赛普的主要竞争对手进医保,销售受冲击所致。业内有猜测指出,此次三生国健总经理离职是否与业绩明显下滑有关尚未可知。
    哈药集团:副总经理辞职 
   9月21日,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因个人原因,盘虹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盘虹将担任公司高级顾问。
    丰原药业:副总经理辞职 
   9月17日,安徽丰原药业发布公告,因工作调动原因,朱晓庆请辞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其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朱晓庆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后将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同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聘任陆震虹为公司副总经理。
    华仁药业:高级副总裁辞职 
   9月7日,华仁药业发布公告称王文萍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职务,辞职后不再继续担任公司其他职务。其辞职申请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此外,在聘任财务总监之前,公司董事会指定暂由董事长杨效东代为履行财务总监职责。
    诺华中国:总裁辞职 
   9月4日下午,诺华向员工宣布,诺华制药亚太、中东及非洲区域(APMA)总裁兼诺华集团中国总裁尹旭东因个人原因决定离开诺华。在尹旭东离开后,将由Dan Brindle接任诺华中国区总裁,Iris Zemzoum接任亚太、中东及非洲区域(APMA)总裁。
    大唐药业:副总经理辞职 
   9月4日,内蒙古大唐药业发布公告称,本公司董事会于2020年9月3日收到副总经理于海泉递交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于海泉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继续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利欣制药:副总经理辞职 
   9月1日,河南利欣制药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内部职务调整的原因,秦伟和王忠敏辞去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它职务。
    常山药业:副总经理离职 
   9月1日,河北常山生化药业发布公告,戚亦宁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其离职申请自辞职报告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戚亦宁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据业内媒体统计,截至9月25日,2020年国内医药行业已有超180位高管离职,而在即将过去的第三季度,也有52位高管离职。
   今年上半年,仅在2019年营收超亿元的上市药企中,就有68家药企的高管层出现调整——涉及中国医药、复星医药、人福医药、海正药业、哈药股份、华润双鹤等知名药企。
   有分析指出,在经济下行和行业监管趋严的压力下,医药行业优胜劣汰,市场格局加速重塑。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持续深入推进,医药行业不断强化监管规范,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配套完善政策相继出台——两票制、药品零加成、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陆续实施,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趋向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随着带量采购、两票制、招标降价、医保控费和一致性评价、医保目录调整等国家新一轮医改政策的陆续出台和深入推进,短期内将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尤其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推动仿制药常态化降价,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效应显现,药企带金销售的空间被大幅压缩,企业集中度逐渐提升。
   未来医药行业将在存量市场的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带来的行业增量发展中稳步前行。一方面,这对药企的研发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品种储备和资金实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对处于不同层级的医药人提出了新的命题与挑战。

5. 知名药企高管离职

  ▍ 来源/思齐俱乐部  
    ▍ 作者/Felix Yao
     
    高管去民企似乎是一种 时尚 ,有种错觉,没有去民企的高管似乎落伍了,如今的中国医药海洋,波涛汹涌,善弄潮儿胜。 
     
   ① 9月15日,前默沙东吴琼加入药明巨诺,担任高级副总裁兼CCO职位;
   ② 9月4日,前诺华中国总裁尹旭东离任;
   ③ 8月31日,前GSK副总裁、呼吸业务部负责人王虹离职;
   ④ 8月26日,前诺华肿瘤事业部负责人甄志诚离任;
   ⑤ 8月19日,前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离任;
   ⑥7月24日,前诺华肿瘤实体肿瘤事业部负责人田禹离任;
   ⑦7月21日,嘉和生物药业宣布,聘任陈文德为首席运营官(曾任罗氏 副总裁);
   ⑧7月中旬,天境生物聘任朱益飞为首席商务官(曾任杨森BUhead)。
     
   ① 4月9日,前北京泰德总裁孔泰离任;
   ② 4月2日,前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加入亿腾医药任首席运营官;
   ③ 3月25日,前默沙东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牟艳萍加入上海艾力斯,任首席执行官。
     
   (如有疏漏,请高管海涵)
     
   都是行业领军人物,高管离任潮,外企或民企,不仅仅是一个选择。
     
     
   高管去民企是一种流行吗?实则不然,如今外资药企处境犹如一个萝卜两头切,高管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犹如夹心饼干,难以发挥其自身优势。
     
   一方面,国家医改进入深水区,药品集中采购成为常态,中国外资药企非专利药品贡献比重较大,故高管鲜有乾坤挪移之术起死回生。另一方面,外资药企合规愈发严苛,需要合规更胜于业务本身。
     
   除以上原因外,多家跨国药企总部应该对中国医药产业发生快速变革,难以理解,总以为是“中国人”在说谎,故更多外资药企的一把手都改派外国人,现在老外回流中国潮开始。
     
   中国区老大的调整,也加速了管理层的进一步变革,高管回流民企。这与前些年中国医药市场高速发展背景下,高管本土化需求相去甚远。
     
   除了高管在外资药企面临的挑战外,从外部环境来看,政策一方面对非专利药物的集中采购加速,另一方面对国产创新药物的鼓励,尤其是国产创新药企的扶持,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经过前几年创新药企的未雨绸缪,创新药的研发、临床快速推进及加速获批,部分创新药物面临商业化运作,创新药企业老板希望借助外企高管的职业经历、经验成功运营产品,这也是外企高管所具有的创新药运营优势所在。
     
     
   行业内有一句话,从外企到民企会水土不服,尤其是高管,鲜有捱过一年的,这似乎是一个职业魔咒,毕竟在医药行业几十年,成长为全球药企中国区管理层,呼风唤雨,万人膜拜,怎么在小小民企就玩儿不转呢?
     
   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企业拥有者原因: 
     
   企业拥有者原因比重较高,毕竟请外资药企高管都是6位数起的薪酬,企业拥有者希望性价比好,希望能看到雇佣成果,尤其是短期内见到起色。
     
   大部分高管适应需要一定时间,企业业务没有向好发展,这也是很多高管“一年内离开”的原因。
     
   此类现象矛盾在前几年更加突出,尤其是医改并未进入稳定期,医改依然在逐步推进,医药市场走向不明朗,企业拥有者需要高管给予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建议,但是大多数高管很难完成这个使命,毕竟预测政策趋势还是有困难的。
     
   与企业拥有者匹配性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性格、文化以及职业习惯等,这些虽然不构成高管离任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一定压力之下,这也许会成为高管离开的导火索。
     
    2、高管心态原因: 
     
   高管的心态未调试到最佳状态,也会应验“一年离开”魔咒,尤其是那些没有做好准备,就从外企到民企的高管。
     
   外企与民企之间差异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很充分的准备,难以适应。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文化差异极大,大多数外资药企文化强调团队作战,绩效为先,民企可能要考虑个人因素更多,尤其是领导的决策。同时也要考虑融入企业文化,与现有团队的融合与共处,毕竟主要部门都是老板的肱股之臣,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次,高举高打向落地务实转变,外企是花global的钱办事,预算都是全球统一规划,而民企花费是企业拥有者或投资人的利润,这一点差异较大。
     
   再者,放下身段,既能五星级酒店头等舱,亦能快捷如家二等座,这些需要极大勇气和挑战。
     
    3、企业困境与高管能力匹配性原因: 
     
   如果以上两点从主观因素考虑,那么,匹配性则是“一年魔咒”的根本。
     
   其实民企与外企根本不同在于造血机制,外资药企花着global的钱,办着中国的事儿,不需要造血,背靠全球大树好乘凉,而民企本来就是global,需要制定企业生存策略,自己造血、输血,稍有不慎关乎生死。
     
   外企在中国生意好坏无关生死,只要给总部讲好故事,如果总部故事听腻了,大家都是职业经理人,换个企业,升职、加薪继续开始新职业生涯。
     
   因此,民企对外企高管的需求也不一样,很少需要花架子,装门脸,相反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业绩是企业最根本需求,很多创新型药企,背后都是投资方,商业运营的成功关乎企业的生死。商业成功毕竟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之力可以实现,我们看到大多数高管很少能快速转型成功,都需要一个蜕变过程。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外企高管去民企,需研究老板,放下身段,交付结果。
     
     
   一波一波的职业偶像,行业标杆,趋之若鹜去民企,让我们曾经拯救世界患者的梦想,越来越远。
     
   尤其对现在的外企职业经理人冲击特别大,在外企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去民企吗?或者说终极目标就是民企吗?曾经在年会上,要携手共创 健康 中国,拯救疾患,为中国患者奋斗终身的老板,都去了民企,我们该如何自处?
     
   一家心脑血管头部外资药企,大区经理转岗到区域市场,因为多年的行业销售经验,擅长的是客户管理和销售业务,面临诸多不适,困惑于如何抉择:内部转岗销售培训经理,或供职其他头部药企大区经理,或者民企销售总监。
     
   结果很难想象,中层管理者是否选择去民企时所产生的纠结,远远多于高管,尴尬源自未来遇到职业困境,是否还得再回外企?不如继续留在外企,最终选择了一家头部抗感染外资药企。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清晰的认识到,理想是美好的,但是通往实现理想的道路是艰难的。真正让你撑下去的,最初是“喜欢、追求抑或是梦想”,到了最后,最有说服力的是薪资报酬。其实不是你变了,而是你更清醒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也不是高管们丢失了梦想,只是他们对世界认识的更早,更清晰。

知名药企高管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