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就是利己

2024-05-17 00:02

1. 利他就是利己

第二个100天,继续加油
  
  
 day2/100
  
 书名:自私的基因
  
 页数:374-479
  
 作者认为自然界的动物没有纯粹的利他行为,一切利他行为的本质都是利己的获益大于付出,最终是保住自己的基因,使得自己的基因能够留存并遗传下去。
  
 也就是说,一切的“与人方便”,最终都是为了“与己方便”。
  
 我们姑且不说这种利他行为的初心有多自私,这其中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利他确实是自然界双赢的选择。
  
 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一份子,应该也逃脱不了这种自然界的选择。
  
 因此,不要用狭隘的眼光看待利他的行为,这并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比如分享自己做事的经验,看似耗费精力,其实也是帮助自己梳理思路,总结经验,同时也练习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吸引同频的伙伴。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与君共勉。

利他就是利己

2. 利他与利己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星空,问另一个“我”:“你知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吗?”
  
  
 “知道啊,利他主义以他人的利益为优先,利己主义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
  
  
 “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如果把一个人定义为利他主义者或者是利己主义者都是表象的、模糊的,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有两种有区别的本质,总共是四种本质,并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还有本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种本质?”
  
  
 “对,从表象看,利他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他人’和‘他人→自己’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自己’和‘自己→他人’这两种;从本质看,利他主义包含的是‘他人’和‘自己→他人’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的是‘自己’和‘他人→自己’这两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
  
  
 “价值导向里只有‘他人’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否定了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导致情感的压抑,从而使得价值导向由‘他人’变为‘他人→自己’,也就变为了表面上是利他,实则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里的情感需求问题,这种现象在社会里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看到”
  
  
 “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但不会有情感压抑的情况”
  
  
 “可以说有,但是其本质是‘自己→他人’,当自己没有需求,且也不否定自己的存在,这种‘自己→他人’的价值导向看起来就成为了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他人’的价值导向就成为了‘自己→他人’的表象,是表象,不是本质”
  
  
 “那‘他人→自己’就不能变为‘他人’了吗?”
  
  
 “可以,但是跟前面一样,只有‘他人’的这种价值导向也是‘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的表象,一个人不能够否定自己的存在,但是此‘他人→自己’非彼‘他人→自己’,这个‘他人→自己’跟前面那个‘他人→自己’又不一样了,这个价值导向的‘他人→自己’是以别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自己本身是没有属于自身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这个‘他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个‘他人→自己’是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不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而我前面说的那个‘他人→自己’则不同,其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由不同的本质变换过来,其本质意义也是不同的”
  
  
 “那‘自己→他人’也存在这样的两种本质意义吗?”
  
  
 “存在,由‘自己’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就认为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然后才轮到别人;由‘他人’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可能会再回到‘他人’,这取决于这个人在‘他人’这种价值导向呆了多久,呆得越久,就越难保持住‘自己→他人’,一旦保持住了,就能够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来回流动了,所以其实‘自己→他人’是有两种表象的,一种表象就是‘自己’,是利己的,另一个表象就是‘他人’,是利他的,但是利他表象发生在利己表象之后,或者利他表象被掩盖在利己表象之下,其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需求问题,这个是在短期里不易看出来的,可能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来,所以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个价值导向的表象也是是‘自己’,所以看到一个人利己是不能立刻知道这个人的价值导向究竟是‘自己’还是是‘自己→他人’。”
  
  
 “那‘自己’这个价值导向是怎样的呢?”
  
  
 “这个价值导向无视了别人的存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这种价值导向往往也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制约,所以这种价值导向也容易发展为‘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一种比‘自己’更为扭曲的价值导向,因为这个的利他都是为了利己;也有‘自己’发展为‘他人’的,这相当于从一种极端转换为了另一种极端,从无视他人情感变换为了压抑自己的情感,然后可能就会再由‘他人’发展为‘他人→自己’,通过要求他人做一些事来弥补自己的情感空洞,然而情感空洞是每一个人自己才能真正补上的,这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价值导向变动,往往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其实可以看到;当然,‘自己’也可能变换为‘自己→他人’,然后再变为‘他人→自己’,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
  
  
 “那‘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价值导向往往跟成长经历有关,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都是这种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的死对头就是由‘他人’发展出来的‘他人→自己’,这也就是所谓代沟的形成原因,要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潜意识,但是相较于过去来说,确实好些了,刚迈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意识到这些,因为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与成长阶段,还没有去意识到潜意识的能力,只能通过社会意识的慢慢改变自上而下地影响,但是在青春期之前的小孩能够敏锐地意识到他人的意识。语言文字就相当于是DNA,教育就相当于是在用DNA创造生命,DNA没有编造好,生命也就会变得畸形、或者夭折,溺爱易让人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否定、无视生命其自身的需求,容易让人形成‘他人’这种价值导向,也易受到生命的反抗而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来到世上,如果不被允许有自身的需求、连为什么受苦的原因都得不到,那么其肯定会去想‘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多半是处于在了彻底绝望状态当中。社会潜意识的觉醒,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嗯……这四种本质……总的来说……就是,价值导向最终都会指向‘他人→自己’,而不同的前身,也就会造成这种价值导向有不同的本质意义,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就是单纯地帮助别人,由‘他人’变换过来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情感需求问题,由‘自己’变换过来的可能是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可能是只是为了自己”
  
  
 “嗯嗯,对,这里还有一种价值导向,‘(自己)→他人’,就是无我境界,但是这个‘无我’跟我以前说的那个‘无我’是不一样的,以前我说的那个‘无我’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无我’是人的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与‘他人’不同的点就是,其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并视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看成‘他人→自己’这样的价值导向。反正到最后,人的价值导向都是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反复转换,这便是价值导向的流动性。切记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导向变换为了‘他人’或‘自己’,这两种都犯了思想上的根本错误,就是否定了自己或他人的存在,讨好型人格和放纵型人格便是这样,价值导向通常都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指导着行为,不易被察觉,所以也不易改变,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好复杂(-᷅_-᷄)”
  
  
 “利己与利他就像一阴一阳,会相互转化,也能够和谐共处,纯阳相当于是‘他人’,阳中少阴相当于是‘他人→自己’,纯阴相当于是‘自己’,阴中少阳相当于是‘自己→他人’,阴阳调和相当于是在‘他人→自己’与‘自己→他人’之间来回流动。每个人一出生、一开始其实都是从‘自己’走向‘自己→他人’的,‘自己→他人’便是人开始社会化真正的起点,而后天的经历可能会让人从‘自己→他人’走向‘他人’,再走向‘他人→自己’,然后一直在‘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自我是被压抑着的;也有可能从‘自己→他人’开始倒着走,倒着走基本上就会让自己徘徊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之间,自我是在流失着的;阴阳调和便是进入了太极中间那条线,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流动着,使自我保持着动态稳定”
  
  
 “太极图……”

3. 利己与利他

一、真正的利他主义
  
  
 一个关于亚伯拉·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故事。一天,当乘坐一辆马车时,林肯和以为旅伴辩论我们正在考虑的问题:助人真的是利他的么?林肯认为助人总是源于利己,然而另一个人的观点是,真正的利他主义是存在的。忽然,两人被一阵试图从一条小河中救出小猪的母猪的叫声打断。林肯让马车停下,跳出车外,跑向小河,把小猪们就到岸边的安全地带。当他回来,他的同伴说:“那么现在,亚伯,你能解释自私在这段小插曲中起了什么作用么?”“天啊!这正是自私的本质。如果我把那只痛苦的老母猪留在哪里不管,我的心思整天都不会安宁。我做这些是为了自己能够心安理得,你不明白吗?”
  
 一些帮助行为明显是利己的(为了获得回报或避免惩罚),一些是隐蔽利己的(为了获得内在回报或减轻痛苦,林肯的故事就属此列),那是否存在纯粹为了他人福利的利他主义呢?
  
 在越南战争中,63名战士因在战火中用身体掩护战友获得荣誉勋章。他们大多在严密组织的格斗队里,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退缩的耻辱或自我牺牲的最终回报。然而,还是有某些东西驱使他们做出了那样的舍身为人的举动。
  
 二、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
  
 1、获得回报,避免惩罚
  
 社会交换:
  
 从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与接受者同样受益。有种解释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社会经济学”指引,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
  
 内部回报:
  
 帮助行为的收益包括自我的内部回报。
  
 当成年人处于内疚、悲伤或其他消极情景时,帮助行为有利于抵消不良的感受。
  
 但有例外,有一种消极情绪是愤怒,不可能产生同情和帮助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沉浸在死亡或分离的痛苦的人,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时期,而这种心境抑制了别人的付出。
  
 快乐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
  
 社会规范:
  
 互惠规范:对于那些帮助我的人必须予以回报促使人产生帮助行为。
  
 社会责任规范:人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利于产生帮助行为。但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需要归因为他们个人的选择而不是不可控的因素时,公平的观念并不要求我们去帮助别人。
  
 2、进化心理学
  
 然而,基因的自私性却预示我们将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来行事:那就是亲缘保护和互惠。
  
 基因的利己主义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进化支持父母为孩子做出自我牺牲。
  
 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性的帮助。
  
 三、我们何时会帮助
  
 1、旁观者数量
  
 注意:
  
 脑子里想着其他事情未注意外界事物的人是不大会注意到一个路边受伤的女孩的。
  
 解释:
  
 若你呆在一个满是浓烟的屋子里,即使担忧,你也不会愿意表现得很紧张从而使自己丢脸。你通常会看其他人的反应,他们看起来很平静,你就会认为一切正常继续工作。另一个人也发现了浓烟,但看到你很平静,就同样不做声了。上述错误被称为透明错觉。指高估他人了解我们内心状态能力的倾向。
  
 同样有趣的是,群体的被动性还影响了其成员对事件的解释。是什么导致了烟雾呢?“蒸汽管的问题“”空调设备泄露“但没人说”着火了”。
  
 所以生活中经常遇到两难局面给我们是否提供帮助带来困惑——窗外的尖叫是否只是开玩笑,还是真的有人遇袭呼救?有人睡在街上,是因其吸毒过量还是真的有疾病?
  
 确定责任:
  
 当紧急情境非常清晰的时候,处于群体的人比独处的人愿意帮助的可能性至少一点点;但是当情境模糊时,处于群体的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远远小于独处的人。
  
 在各大城市,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太多而产生的“同情疲劳”和“感观超载”,也能限制人们提供帮助。
  
 2、当别人也在帮助时
  
 亲社会的榜样能带动利他行为。
  
 3、时间压力
  
 匆匆忙忙中,人们没要留意周围的事情,没有空暇注意到有需要帮助的人。
  
 参考文献: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

利己与利他

4. 利己与利他

我认为凡是健康、良性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生、彼此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正如追求纯粹的“利他”意义不大一样,只在乎纯粹的“利己”也注定不会长久。它们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不起时间的捶打与考验。
  
 我的人生三大目标:做好自己的教育事业;管理好家庭资产做好投资;做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每一项都是利他与利己双向并行。没有那么崇高,总想着别人,但也不可能只考虑自己,毕竟自我价值总是在社会中,他人处才能体现得最为明显。
  
 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在更多的事情上做到小事不在意,大事不随意。想得清楚时就直接做,想不清楚时就想想和自己的三个目标有无联系。有,做好它;无,付之一笑。
  
 除非极少情况,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余地,不要轻易放弃选择的权利,清楚为何而选,清楚选择结果,想必会更舒服一些吧。

5. 利他,就是利己

看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籍《心》时,疑惑颇多,于是看完便静下心来整理思绪。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曾在互联网搜索过稻盛和夫先生的一些事情,据说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其实是来源于我国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出于对阳明先生心学的深入了解,我才开始选择看这本书,但稻盛和夫先生在这本书里通篇都没有提到阳明心学,这是我疑惑之一。或许他在其他几本书里提到了吧,我内心是这样想的!
  
 这本书共141页,我觉得是主要是围绕“利他主义”这个话题展开叙述的。无论他在哪家公司工作,他始终认为,只要坚持为别人创造利益,就能把事业做的越来越好。关于这个思想,他说他在创办京瓷公司时一直使用,并且在后来经营日本电电和解救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时沿用了下来,因为能为员工带来利益,能为人民带来便利,所以他经受过的三家公司均进入了世界五百强。
  
                                          
 稻盛和夫先生在书中讲到,在他小学毕业、高中毕业,以及大学提交论文后,均有老师不断鼓励他坚持学业,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许是因为他们的鼓励,稻盛和夫先生才会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了下来,最终成就了自己。但这仅是外因!如果没有他的认真努力,有再多的老师鼓励,他也只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外因和内因都很重要,老师们的无私的利他之心助推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成功脚步!
  
 有资料显示,稻盛和夫先生在创办他的第一家公司京瓷公司时,绝大部分资本是朋友借给他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心的朋友,稻盛和夫先生用什么来证明他的能力呢?所以,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朋友们的利他之心,也成为了他成功路上的东风!
  
 有人说稻盛和夫先生占了先天优势,因为他是学化学的,可以创新产品。大家都知道,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但大家也知道,同一蓝天下,有多少人在学化学?又有多少人最后成功了?如果不是稻盛和夫先生不畏艰难,舍身忘我地做研究,他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做这些事情耗时耗力代价太大,有功利心的人一般都会选择放弃,而他什么都没想,不畏屡次失败的打击,只是一门心思做研究!
  
 我们再来做个假设,如果稻盛和夫先生生就是占了先天优势成功地经营起了京瓷公司,那么他成功将日航起死回生又怎么说呢?当时已经困难重重,稻盛和夫先生始终把眼光定格在“利他”思想上,坚持做到关心同事,便利乘客,成功地挽回了人们的心!利己其实代价很小,以不变应万变即可,如果他坚持老好人思想,不去解雇公司中的那些腐败、堕落人物,不敢与错误的思想和人做斗争,就不会有和他齐心协力的人出现,也不会有认可公司的群众出现!
  
 同时我也很佩服他的妻子。可以说,我目前的状况和他妻子面对的状况十分相似,但他的妻子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所有责任,成为了他最坚强的后盾。人说家和万事兴,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她的妻子也是用“利他”之心成就了这个男人!而我,却始终纠结在孤单、劳累的抱怨中,与她的妻子差之千里,值得我深刻反思!

利他,就是利己

6. 利己和利他

      所谓利己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维护自身的利益,其行为叫做利己行为。
  
       所谓他是人们在一定的界限为内维护他的利利益,其行为叫做利他行为。处理好利己和利他关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利己与利他关系层次性的表现在:大公无私,这里的无私并不是不要个人利益,而是反对利己主义,自私自利。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要求人们的公正无邪,先公后私,即先考虑到公众利益和他人之利。并坚持自利利人,利己利公一致行为选择。  
  
      先己后人,先私后公这是比较低层次的选择。                                                  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并为古今中外所共谴。

7. 利他,终利己

  文/akasode
 
   在日本时,有一次在银行排号,我随手拿起一本书来看。这本书是给小孩子看的绘本。一只小熊抱着一筐橡子赶路,它走着走着走累了,刚巧看到一把椅子,椅背上写着dozo(您请),于是它就在椅子上坐下来休息一会儿,谁知不知不觉睡着了。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很饿,它看到了橡子和dozo,就吃了起来。吃完后它想:呀,我把这橡子吃了,那下一个来的咋办?于是它就去采了很多葡萄放在筐里,高高兴兴地走了。这时来了一只小狗,小狗把葡萄吃了,吃完后去采了蘑菇放在筐里。儿童的故事嘛,这种循环往复的桥段有点多,最后一个好像是小象,它采了栗子放在筐里。然后小熊睡醒了,它很惊讶:咦?我的橡子变成栗子了!然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我觉得日本人在儿童教育中种下的这种“为下一个人考虑”的概念很了不起。这是一种为他人着想的善意,而且,为善的结果是善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即使要过很久。这种观念实际上也是利己主义。
 
   我刚来日本时,对于这里厕所的墙面上常写着的“为了下一位使用者,请保持干净”很不解。在这方面我依然保留着小农意识:乡里乡亲相熟的人,我可以为他做些什么,可是谁知道下一个用厕所的是谁啊,我干吗要为了他做什么啊?
 
   后来我想通了,在我进厕所时,我就是上一个人的下一个人,她为我保持了干净,我用的时候就很舒适。所以,这种“为了下一个”终究会使我获益。
 
   让我觉得难得的是,我在日本见到的公共厕所都很干净,也就是说,全体国民都有这样的意识。这应该跟儿童期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早早给儿童种下恶狠狠的“全世界都欠我的”意识的话,恐怕很难把社会建设得这么和谐。
 
   我之所以想起这个,是因为刚刚看了一个认知科学的实验。这个实验先讲猩猩的互助合作:猩猩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外放了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两根香蕉。可是盘子有点远,猩猩吃不到香蕉。盘子的两端连着绳子,只拉一头绳子会脱落,又因为笼子的限制,一只猩猩就只能拉绳子的一头,于是它放一个伙伴进来,合作拉绳子。这样盘子被拉近了,就能够着香蕉。可是猩猩世界的规则是,两根香蕉归那只更强壮的猩猩吃,另一个合作者没份儿。于是下一次,那个合作者就不干了。
 
   而人类则偏向于平分香蕉的思考方式:其一,既然是合作的成果,当然要分享而不能独占;(m.taiks.com)其二,这样下次还可以合作。
 
   另一个实验是,两个杯子扣着,一个下面有香蕉,另一个下面没有。研究人员给猩猩指扣着香蕉的那个杯子,猩猩则完全不相信人类会这么无私地帮助它,给它提供信息。
 
   两个实验的结论是:猩猩懂得互助合作,但没有利他精神,也无法理解人类的利他精神,因而无法接受人类的利他式帮助,于是吃不到香蕉,结果也就是不利己。而实验报告还说,人类和猩猩的这种不同呈现在DNA上只是微小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微小差异造成了人类与动物的本质不同。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既然利己是人类的天性,为什么人类又总在宣扬无私和利他,要跟自己较劲?为什么制造出高尚道德这样的概念来折磨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动物一样直白地遵从丛林法则?难道这不更顺应天性、符合规律吗?
 
   看了这个实验我才明白,原来,利他,从而长久地利己,才是人类的本质。
 
   所以,如果我们常常去的公共厕所依然满地污秽,看过实验,我们也许该有所反思。

利他,终利己

8. 利他即利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人是社会动物,没有谁能独自生存于世界。再清高孤傲的人也离不开他人为他提供的服务。
  
 吃粮食,离不开农民,穿衣服,离不开工人,受教育,离不开老师,奔前程,离不开上级和同事。
  
  
 每一个受到他人恩惠的人都应该心怀感恩之心,把从他人那里接受到的帮助再回馈给社会。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正向循环,每个人接收善意,又帮助他人,释放自己的善意,他人感受到你的善意,又会回馈到你的身上,所以说,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人,也有,孤家寡人,人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