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2024-05-19 09:40

1.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中国西部大开发优势条件:
1、矿产资源、草地资源、水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资源开发潜力大;
2、人口稀少,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
3、国家开发和发展西部的优惠政策;
4、西部地区人们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西部大开发劣势条件:
1、东部的一些才里和人力要转向西部,
2、 国家投入科研国防等经费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地处内陆,比较闭塞,信息不畅,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有待于提高。

扩展资料:
一、城市范围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边州):
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二、城市面积
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5%。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
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成就
1、生态环境
2000年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相继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2000年至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安排建设任务3.85亿亩,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安排严重退化草原保护面积5.19亿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展开,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2、产业结构
初步形成新疆、陕甘宁、川渝等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水电基地,陕北、蒙西、宁夏和云贵等煤电基地;甘肃、云南铅锌、四川钒钛、内蒙古稀土开发利用基地,青海、新疆钾肥生产基地。
四川、内蒙古等地商品粮,新疆优质棉,广西、云南、新疆糖料,云南烟草,四川、贵州名酒,陕西、新疆瓜果,内蒙古畜牧产品等生产加工,在全国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也渐成规模。

3、科技教育
到2007年底,西部地区410个攻坚县中,已经有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42个达到了“普六”标准。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西部地区80%的农村中小学。西部地区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4、创新和开放
积极探索投资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互动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7年,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近20万家,投资总额15000多亿元,西博会、西洽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已成为东西互动合作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平台。西部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180亿美元。
西部大开发,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提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由于西部是内陆,东部靠海,造成了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个不平衡表现得太明显了,西部人口稀少,东部人口密集,在地图上的表现,也是东部密密麻麻,西部零零星星的。
主要的还是东部交通方便,对出口有力。但我们不能任由这种不平衡发展下去,必须振兴西部经济,给西部以政策支持。这些年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西部大开发的道路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西部大开发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2. 中国西部和东部的差距表现是什么?

著名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陆大道教授对东西部目前的差距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说。 GDP增长率 陆大道说,目前在一系列因素特别是经济国际化、信息等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我国省区市之间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GDP的增长速度的差距虽然趋缓,但经济总量、人均GDP等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97-2001年间,GDP平均增长率(根据各地区的统计数据计算)东部地区有9个省市超过9%,其中6个超过10%(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中部地区只有2个省区超过9%。西北西南地区9个省区市只有2个超过9%。进出口贸易更加集中在沿海部分地区。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沿海12个省区市总计占全国的87%。外贸出口额的分布也出现同样的趋势,这明显反映出东西部的发展差异。 工业化水平 陆大道说,经济发展的地区间和地带间差异首先表现在工业化的水平及阶段差异方面。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首先,以人均GDP衡量,沿海地区2001年的人均GDP为12050元,比工业化中期阶段8832元的标准高出36.4%,比全国平均高出40.24%。其次,2001年以就业结构衡量,沿海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1.87%,已经低于50%,也低于全国50.0%的水平。非农产业在沿海地区为部分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如果考虑内地到沿海打工的状况,这一比重还将大大提高。第三,以产业结构衡量,沿海地区的2000年非农产业的比重达到88%,农业比重仅为12%。第四,2001年沿海地区重工业占67.88%,轻工业占77.38%(总产值按当年价计算)。在重工业内部结构中,2000年深加工工业又占74.1%,基本上建立了以深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 结构。因此,沿海地区具备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特征。中部地区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后期,西部地区则基本上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刚刚进入到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在部分省区市的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投资的拉动。也就是说,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区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投资。这种侧重依靠资本要素积累的经济增长,随着市场化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经济的持续增长会遇到愈来愈大的困难。 增长质量 陆大道指出,我国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经从增长速度转变为增长质量的差距,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水平对此影响巨大。在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年的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指标利用加权综合和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后,形成以下六组区域。这种划分经济增长对科技支撑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第一组:北京;第二组:上海、广东;第三组:天津、江苏、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第四组:陕西、湖北、四川、海南、湖南、黑龙江、安徽、吉林、河北;第五组:河南、重庆、广西、江西、新疆、云南、甘肃、山西、宁夏、内蒙古、贵州;第六组:青海、西藏。2001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60%左右。人类发展指数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发展差距已经不仅仅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人均经济指标等方面,而且涉及到城市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城市化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及健康水平等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也是愈来愈大。综合反映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人类发展指数。按照世界统一标准计算的2001年度我国全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35,西南和西北的10省区市全部低于这个水平。其中在0.6-0.5之间的是陕西、青海、贵州,西藏在0.5左右。除新疆外,全部都在第20位之后。

3.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4.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西部大开发?

一、全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距。我们国家的社会本质和政权任务就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国家在西部地区着重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有其历史根源和现实需求的。
  二、西部地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严重不平衡,所以,国家要想发展,东西部地区要想达到资源共享,人才互动,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
  三、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指资源的开发,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历史遗留任务。广大农民、农村和粗放型农业基本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国家要富强,离不开社会的安定和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人民的富裕。
  四、广大西部地区也有很重要的战略和国防意义。国家把一定的工业等转移到西部地区,以达到工业布局合理、国防安全的目的。

5. 影响西部大开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常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考虑,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缩小地区差距;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目前来看,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我国应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地区大开发
  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它不汉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民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长期奋斗的事业,必须打破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理论的束缚,按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经济证明,在后进地区农业开发中,政府从规划、协调、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十分必要的。?quot;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快西部农业开发的步伐。
  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应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经济开发和改革开放及观念更新结合起来。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重点地区、关键问题),分步实施,跨越发展,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保护生态,防止一哄而起和贪多求快。
  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应注意西北和西南的情况各有所不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草、灌、乔相结合。一般年降水350-500mm的半干旱地区,自然植被是以干草原为主,灌木也可以良好生长,但林业的发展则要因地制宜。农业可以种植耐旱作物,生产力较低。在年降水量500-600mm的黄土高原东部,已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过渡地带,情况已经不同,如延安、黄龙山等地已有成片矮生乔木生长,对保持水土有重要作用;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密集,山区面积大,人均耕地少,土层薄,陡坡开茺普遍,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这一地区一般应以乔、灌、草相结合,但在海拔高的地区也应发展划地。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更好地发展和状大自己,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联合与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要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注重实效,扎实工作,努力搞好各项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影响西部大开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6. 我国西部的开发战略重点是什么?

负责人说,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十二五”时期,一是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二是要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编制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移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三是要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饮用水水质达标率,确保饮用水安全,建立健全工业污染防控体系,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四是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 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的区域是否相同

不同
西部经济地带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西藏,共10个省区。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区

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的区域是否相同

8.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1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西部地区与我国东部相比,经济落后,所以国家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
  2 为了加快扶持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贯彻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政策
  3 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是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4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发展是根本,所以西部大开发
  5 为了贯彻共同富裕的原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