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介绍

2024-05-19 20:03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8月。总所设在北京,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下设云南、海南、广西、新疆分所,共占地5000余亩,是世界上五大药用植物专业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国内顶尖的从事中药研究专业机构。研究所现有职工6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副研究员150人,国家级、部委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50余人,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20余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介绍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机构发展

拥有药用植物亲缘学创始人、“中草药的活字典”肖培根院士,天麻之父徐锦堂教授,西洋参之王刘铁成教授、砂仁阿普(砂仁公公)周庆年教授和肉豆蔻专家陈伟平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的中药科研人才和一枝朝气蓬勃的青年科研骨干队伍。在药用植物研究所发展的20余年里,该所几代研究人员为人类的健康,不断地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领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秉承着这样的一个研究方向,使药用植物研究所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药用植物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新一代药植所人承前启后、创新开拓,各项科学研究工作快速发展。除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外,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等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课题300余项,发表论文2500余篇,主编专著100余部(卷),已鉴定科研成果9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十五”期间,研究所共承担国家课题197项,2005年到位研究经费4000余万元,并建立了一批国际、国家级中药研发基地:●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1986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1996年);●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2005年);● 国家中药标准品中心 (2001年);● 国家教育部:“中药资源工程中心” (2006年);● 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04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资源化学”三级实验室(2003);● 北京市生药学重点学科(2002年);●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2006年);● 国家教育部“中药资源工程中心”(2006年);● 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06年);● “国家天然产物标准品库”获批建设(200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重点研究室”已获批准(2008);● 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2008);● 国家工程实验室“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通过)(2011);●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天然药物、健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室”(2009);●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室服务基地”(2009);● 承担了国家级技术平台工作:○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技术平台(2002年);○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2003年);○ 中药材农残检测技术平台(2003年);○ 药理毒理技术平台(2005年);○ 中药种子标准技术平台(2005年)等。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获奖成果

 食管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获1995年国家科委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施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海南粗榧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X-衍射晶体结构研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治疗脑血管新药--尼莫地平的研制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药氢溴酸莨菪碱获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获1980年国家发明二等奖抗病毒合成药--酞丁安获1988年国家发明二等奖抗肿瘤新药紫杉醇的研究与开发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葛根素注射液的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新抗肿瘤药--甲异靛获1995年国家发明三等奖金水宝的研究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抗疟新药--青蒿琥酯获1989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变质甘蔗中病毒因的研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新药维胺酯的研制及其在皮肤科上的应用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LEZ-1离心薄层层析仪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抗变态反应新药--色羟丙钠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获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新药金荞麦获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驱绦虫新药--鹤草酚及鹤草芽制剂获1982年国家发明三等奖胆碱能神经阻滞新药--樟柳碱获1983年国家发明三等奖治疗慢性肝炎新药联苯双酯获1983年国家发明三等奖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药--靛玉红获198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新药--假密环菌甲素获1987年国家发明四等奖 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甲级奖3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6项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级奖4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级奖7项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体委体育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获奖成果

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所获荣誉

植物保护研究所在1992年和1996年由农业部组织的对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两次名列第一,1996年被评为“八五”全国农业基础研究十强研究所。依托我所组建的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996年、2001年和2006年由国家计委和科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国家重点和部门开放实验室统一评估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在2002年和2006年农业部组织的部门实验室评估中均获优秀等级。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主要任务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在国家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项目中,承担着中草药种质资源保存、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的制定与实施、中药材标准对照品的研究、中药资源普查等重大科研任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主要任务

6.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中国为尽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科研事业,聘请了一批苏联专家来国内帮助建设。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1955年中央卫生研究院在北京西郊的西北旺(现药用植物研究所)征地1000亩,建立了药用植物种植场,同时在云南和海南建立了两个试验站。当时的药用植物种植场有研究人员20余人,并聘请了娄之芩、陈静蓉等专家作指导,使药用植物种植场已具有了研究工作能力。1957年中央卫生研究院与协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种植场转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下属单位,定名为药物研究所的药用植物栽培试验场下设栽培室。1959年在该试验场内建立标本园,当时收存药用植物标本1800多种。标本园建成后先后接待了日本、法国、苏联等代表团来园参观访问。同年又在集安、抚松两地建立了人参种植基地,从此,翻开了我国人参研究新篇章。在我国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次国际人参学术会议在西北旺召开。1983年在医科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栽培试验场和栽培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肖培根同志任所长,于普同志任党委书记,他们为该所的创建及前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该所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国家科技事业管理的要求,1994年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更名为药用植物研究所。此后担任药植所所长、书记的还有杨世林、何维、丁国鉴、高海泉等。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与建设,今天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经济基础等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实力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围绕病毒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动物学等学科进行,并始终将国家重大传染性疾病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以及诊断治疗制剂的研发作为重点,使科研形成了基础、应用、开发并驾齐驱的格局。50年来,生物所承担了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国内合作项目200余项,并与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及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相应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50年来,生物所荣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8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5项,院校及市级科研成果37项,遗传学一项成果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共申请专利23项,获专利授权11项;建所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0篇,SCI收录50余篇。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50年来,生物所的发展无不与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人才辈出息息相关。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长期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形成了由学位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组成的综合人才培养方式。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培养了结构和学科分布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了以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为学科带头人、一批博士、硕士等中青年科技人员为基础的创新人才队伍,涵盖过个相关学科,为生物所在基础与应用研究、中试、产业化生产等方面提供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二、国家一类新药——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2015年1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了全球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的生产注册申请。 1月15日下午,几十位中央媒体的记者在科技部机关D段四层报告厅,参加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在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GATES)的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自主研发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以下简称“S-IPV”)已正式获得新药证书和GMP认证,标志着我国在此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疫苗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发,通过采用现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生产毒株(Sabin株),经在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收获病毒,结合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制备而成。国外仅有个别企业使用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生产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其产品被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其中一家企业的产品作为二类疫苗在我国上市,但数量有限、价格较高。为确保我国向WHO做出的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国家承诺得到兑现,预计今后每年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接种需求量将达数千万剂。作为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产品,此次获批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成功实现了我国疫苗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它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更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技术的垄断,对我国乃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都会产生积极影响。S-IPV的研发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的垄断。它的获批上市填补了我国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表示,这种疫苗将被逐步纳入中国计划免疫程序中使用。世卫组织近日也提出将中国生产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引入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中。 三、国家一类新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2008年开始EV71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卫生计生委将其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予以支持。在对EV71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机理的研究基础上,从病毒分离着手,全面研究了EV71在人二倍体细胞上的适应传代以及免疫原性、安全性及遗传学特性。在国内外尚无同类疫苗研发上市的情况下,该产品突破了疫苗二倍体细胞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可规模化生产的工艺体系以及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体系,为生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产品奠定基础。通过上万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较好,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可达97.3%,提示上市后可对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具有明显作用和良好的临床获益。该疫苗的问世,对于有效降低我国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保护我国儿童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院士风采

黄量黄量,女,1920年5月出生,上海市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合成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6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1949年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的布林莫尔大学、康乃尔大学、韦恩大学和依阿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56年底回到祖国,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后为药物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合成室主任、国家教委药物化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先后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发展中的国际化学组织(IOCD)委员,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付主任,《医学百科全书》药物学与药理学分册主编等职。梁晓天梁晓天,男,1923年7月生于河南舞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合成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7年考取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51年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哈佛大学任博士研究员。1954年他摆脱美国政府阻挠,毅然回到祖国,受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后为药物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合成室主任。先后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药学组成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兼职教授,北京市医药总公司技术顾问,《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有机化学》、《中国化学》、 《化学学报》编委,《药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ChemicalLetters)及《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J.AsianNat.Prod.Research)的主编,联邦德国药用植化学会会员和《药用植物》(PlantaMedica)编辑顾问,《四面体》(Tetrahedron)及《四面体通讯》(TetrahedronLetters)顾问编辑。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1982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他的名字已载入《中国名人词典》和《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