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马斯克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明年要开始人体实验,这意味着什么?

2024-05-17 15:14

1. “狂人”马斯克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明年要开始人体实验,这意味着什么?

马斯克一直坚持,人工智能(AI)可能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威胁。已故科学家霍金以及许多专家、学者都持类似观点。应对这种危机,马斯克想到的方案是让人类变成AI,来制约AI。Neuralink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系统其实就是这个方案的一部分。不可否认,这项新技术不仅可能给医学界带来福音,还可能使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高效。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科幻照进现实,带来的可能是惊喜,也可能是惊吓。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最新发布的“黑科技”能带来什么,还是个未知数。要知道安全性是科技应用于人体的底线。大脑被誉为世界上最精密最复杂的物质结构,掌控着整个身体的运行。想象一下,在大脑头骨上钻孔植入电极线,哪怕出现一个极其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致命的后果。

Neuralink声称在老鼠身上展开的实验,成功率高达87%。假设其技术发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可以100%成功植入,谁又能保证一个机械装置能够稳定运行,不发生故障、不会退化、不干扰大脑的正常运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进步,未来脑机接口手术可以做到安全无风险。但是马斯克计划2020年就进行人体试验,这个时间安排未免过于冒险,至少需要拿出更多令人信服的证据。

“狂人”马斯克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明年要开始人体实验,这意味着什么?

2. 马斯克:预计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将在6个月内开始人体试验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马斯克宣布旗下的Neuralink脑机接口公司,预计将在6个月内开始人体试验。为此该公司已经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了大部分文件,以此来获得无线大脑芯片临床试验上的批准。

马斯克表示,Neuralink会对其动物实验对象予以尊重,在将设备植入动物体内之前,将会进行广泛的基准测试。同时,马斯克强调,该公司的技术可以帮助盲人恢复视力,以及使被切断的脊髓获得全部功能。

Neuralink的目标是为大脑制作一个通用的 I / O 接口,借此帮助患有脑损伤的病人,治疗广泛的神经系统疾病,帮助患者恢复感知和运动功能,同时还希望能帮助瘫痪病人通过意念直接控制电脑和移动设备。

Neuralink不仅专注于开发医疗设别,帮助各种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未来还希望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升级更新,建立足够强大的脑机接口,让普通民众也愿意拥有它们。

如果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成功,那么在万物互联时代,人类或许真的可以获得“意念控制”能力,比如意念控制特斯拉汽车,虽然这项技术距离成熟安全使用可能还比较遥远,但是值得憧憬。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3. 太科幻了,马斯克旗下 Neuralink 昨日发布了脑机接口

CDPR 制作的《赛博朋克 2077》由于其超高的制作质量在网络上获得了很高的讨论热度,这款 游戏 一时也带火了「赛博朋克」这个概念。
  
 赛博朋克风格的作品中,「生物 科技 」是相当常见的元素,它通常表现为超高的医学水平、基因改造以及很多动漫、 游戏 、电影都非常常见的「人体改造」。
  
 在「人体改造」中,脑机接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附加在人体上的元件是电子的,为了能够让人直接通过大脑的「意识」对这些电子元件进行控制,人体改造往往会涉及到芯片的植入,其中大脑或是脊柱往往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芯片植入点。
  
 
  
 脑机接口这项技术实现的就是大脑和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在现实世界中,脑机接口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残障人士更便利地进行生活,通过脑机接口,他们可以直接用大脑的「意识」控制义肢,或是通过外接的设备与这个世界进行真正的话语上的交流。
  
 基于脑机接口的设备在体验上、使用便捷性上将远超现有的基于肌电信号的设备,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能够通过这些新设备获得极大的改善。
  
 除此之外,脑机接口对视障、听障人士来说也是一大福音,理论上通过植入的芯片配合外接传感器为视障、听障人士重建视觉、听觉是可能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技术离我们还非常远,但是实际上被称作是「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已经在推进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
  
 马斯克旗下的公司非常多,有专门挖地道的 Boring Company,有造火箭上天的 SpaceX,有推动 汽车 行业变革的特斯拉。在大热的人工智能领域,他还和其他硅谷大亨共创了一个非营利组织 —— OpenAI。
  
 这些公司目前都各自有一定的成就,Boring Company 造出了首条测试隧道,OpenAI 在《Dota 2》这款 游戏 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SpaceX 则更不用说了,早在 2008 年,它就已经获得了 NASA 的合同。
  
 
  
 马斯克旗下的公司中,这么多年来没有发布成果的只有 Neuralink 这一家了。Neuralink 于 2016 年注册,于 2017 年获得了 2700 万美元的融资。此后,媒体基本上就没有怎么报道过 Neuralink 的消息,这家公司进入了长时间的沉寂。
  
 Neuralink 主研的是一种被称为「神经蕾丝」的脑机接口产品,为大脑和电子产品之间的通信提供最基本的支持。
  
 这款产品的技术路线非常清晰,它是一个侵入式的脑机接口,这也是相当多科幻作品中脑机接口的形式。所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指的是这种脑机接口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植入,植入这种脑机接口往往是有很大风险的,一方面是植入的过程以及植入物的留存可能会对大脑构成损伤,另一方面是这种植入不可避免要做开颅,这可能会导致大脑感染。
  
 相较而言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风险要小得多,它采集的是头皮脑电,只需要在头皮上放置多个电极即可。
  
 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精确地观察、采集神经元的电信号,同时它也能够精准地对神经元进行电刺激,来营造某种感觉,这一点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所做不到的,想要最大化脑机接口的功能,侵入式脑机接口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昨天晚上,马斯克召开了 Neuralink 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马斯克非常兴奋的表示这项技术对人类文明来说至关重要。
  
 Neuralink 在这一阶段中取得了很理想的成果,在植入体的研发上,Neuralink 研发出了一个电极线阵列,单条线的宽度仅 4 到 6 微米,线上集成了大量的电极。
  
 单根线比人的头发丝要细很多,使用的材料是柔软的高分子材料,它相较于现有的其他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材料更能避免植入体对大脑的损伤,因为更硬的材料可能会因为大脑本身的移动而发生位移,在植入后时间一长接口就可能会因为位移而损坏,同时大脑也会受到一定损伤。
  
 
  
 每个植入体的线阵列由 96 根线组成,每个线包含了 32 个独立的电极触点,单一的薄膜植入体可包含 3072 个电极触点。
  
 这种高度集成的线阵列为我们在大脑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大容量数据提供了一定的可能。越多的电极触点意味着植入体能够监控越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时能够向越多的神经元传输数据,这是 Neuralink 的脑机接口在未来实现「高带宽数据传输」的一个基本前提。
  
 Neuralink 的这个植入体并非是完全朝科研目标研发的,这种植入体在设计上考虑到了量产的制造工艺,在未来具有量产的可能。
  
 由于这种线的材料非常细、非常软,所以为了将其顺利植入,Neuralink 开发了配套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该机器人会利用激光开颅,同时利用计算机视觉精准地将线植入到大脑中。该机器人目前能够做到一分钟六根线的植入速度,其完成一个阵列的植入只需要十几分钟。
  
 在植入的过程中,得益于深度学习支撑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人可以尽可能地避开脑部的血管进行细线的植入,尽可能使整个植入过程不出现任何可察觉到的出血,进而避免大脑的炎症反应。
  
 为了解析脑机接口采集到的大脑电信号,Neuralink 开发了专用的 ASIC 芯片。
  
 
  
 这个芯片被定名为「N1」,它可以对采集到的模拟电信号(即脑电信号)进行处理、除杂、放大,整个芯片的体积仅有 4mm x 5mm 大小。
  
 它具有非常低的功耗,拥有 1024 个模拟单元,能够实时对模拟电信号进行棘波检测并通过转换器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进行输出。
  
 这颗芯片目前还不支持无线传输,所以目前 Neuralink 目前是给其配上了一个 Type-C 接口,通过 Type-C 接口来对 N1 输出的信号做有线传输。目前他们在小鼠上的实验使用的就是有线传输的方案。
  
 
  
 N1 的传感器主要是防止在大脑掌管运动的区域,配合信号解析,它最终能够做到让残障人士可以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进行活动。
  
 
  
 后续用于人的 N1 芯片将直接和一个置于耳后的设备相连,这一具有电池的设备可以使用蓝牙等通信方式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将实时处理的脑电信号传输给手机、电脑。
  
 由于电池是没有办法小型化的,所以在无线传输数据的情境下,这种外置传输器必不可少。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外置的「吊舱」不单单可拆卸、可升级,而且它本身是一个纯粹的无线设备,这个设备和 N1 之间的通信并不是有线的。
  
 换句话说,后续 N1 芯片将会集成超低功耗的通信模块,植入体的外侧不会有任何的电线。
  
 Neuralink 计划在 2020 年进行首次的人体试验,不过具体还需要看 FDA 的批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数年后他们就能够推出一款用于治疗脑疾病的设备,而这款设备很有希望会成为全球首款正式商用的脑机接口设备。
  
 从更长时间的维度来看,脑机接口这项技术是 科技 发展的一种必然,不论马斯克投不投资做这个东西,这项技术必然会出现。之所以脑机接口比我们想象得早了这么多到来,数年前出现的深度学习可能是一大原因。
  
 整场发布会下来 Neuralink 给出来的东西都是真材实料,并非是放个 PPT 乱吹一气。
  
 如果 Neuralink 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在未来几年内,脑机接口技术很有可能会进入一个较为高速的发展期,其中不单单是 Neuralink 的这种脑机接口技术,其他公司的脑机接口技术也会有更多的成果,在未来一两年内,Neuralink 的发展能够映射出资本对这个领域的青睐程度以及FDA 和 社会 对这项技术的看法。
  
 笔者个人认为脑机接口技术想要真正发展到科幻电影那种程度还是要很长的时间,现阶段 Neuralink 的「神经蕾丝」也只能覆盖少量的神经元,而大脑的复杂程度要远远超出我们现有技术的上限,所以 Neuralink 这一次发布的东西虽然是很出色的成果,但是这只是这项技术的起步。

太科幻了,马斯克旗下 Neuralink 昨日发布了脑机接口

4. 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研发到何种程度了?

前不久,我们写了关于人工智能DeepMind公司以及由意念控制汽车的前沿科技类文章,得到不少读者的支持。今天我们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新技术」——侵入式脑机接口,这是由前两篇文章中都出现过的一家公司Neuralink所研发的。
Neuralink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家神经连接公司,它成立于 2016 年的夏天,由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创立,不过直到2017年3月这家公司才为公众所知。之后的时间里,Neuralink变得愈发神秘,几乎从公众视线中消失,直到2019年该公司举办了一次公开发布会,对外展示了公司的最新进展,并在预印本杂志bioRxiv发表了一篇未经同行评审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

Neuralink认为,他们可以将人脑与计算机系统融合在一起,而这种利用脑机接口实现的融合将有助于缓解像帕金森病和癫痫一样的神经系统疾病,并且有朝一日可以使截肢患者重新获得活动能力,或者帮助身体残疾的患者重新获得语言能力、听觉、视觉等。
不过Neuralink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出「全脑接口」(whole-brain interface),使脑中几乎所有的神经元都能够与外界顺畅沟通,使人得以「与人工智能共生」,甚至实现马斯克所认为的将思想数字化,完全上传电脑实现「永生」。(瞬间想到《黑客帝国》、《西部世界》的剧情)

脑机接口技术并不新
听上去很科幻且只在电影中出现过的技术(脑机接口),其实早在1977年就已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发现。最早的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动物(主要是猕猴)的运动皮层与肢体运动之间的关系,之后不久,他们便发现猕猴能够学会控制初期运动皮层上单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随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也找到了猕猴上肢运动的方向与运动皮层放电模式的关系。
到了九十年代,脑机接口技术得到飞速发展。2008年,匹兹堡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安德鲁·施瓦茨(Andrew Schwartz)宣称他们创造的脑机接口可以被猴子用来操纵机械臂给自己喂食。这也标志着脑机接口的发展已经容许人们将动物脑与外部设备直接相连,并使外部设备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过这与Neuralink想要实现的人机融合有一定差距。

Neuralink的计划是将电极直接植入脑内,并与脑神经元建立起微观层面的电极接口,但目前所有无创记录脑活动的技术,都无法实现实时记录,带有创伤性的开颅手术,也只有病危病人才可能接受。这也就意味着要想实现人机融合,健康的人也得接受开颅手术,那么安全问题又会成为一大障碍。再加上颅内植入手术价格昂贵,而且只有技术高超的神经外科专家才能做,想要普及并不容易。但按照马斯克的设想,这种技术应该和激光矫正近视眼一样方便才行。
已取得的成果
为此,Neuralink开发了一台名为「缝纫机」(sewing machine)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自动植入模式,每分钟最多可以植入6根丝(192个电极)。每股丝都能以微米级的精度单独植入脑中,并得以避开表面血管,瞄准特定的脑区,同时降低大脑炎症反应的风险。虽然整个植入过程可以自动进行,但外科医生依然保留了完全的控制权,如果需要,可以在每次植入皮层之前对电极丝的位置进行手动微调。

在去年的发布会上,Neuralink 就演示了其已经在小鼠身上实验过的那款医疗手术设备(缝纫机),该设备可将 1500个电子探针送入小鼠大脑,比目前植入人体的系统快15倍。在那次发布会前,Neuralink 已经在动物身上进行了至少 19 次手术,植入成功率达87.1±12.6%(平均值±s.d.)。
此外,Neuralink的另一成就是开发出了一种可植入脑机接口的芯片。该芯片可对3072个电极上记录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数字化,而整个3072个通道封装后只占用不到(23×18.5×2)mm3的体积,一根USB-C电缆就能传送所有通道同时记录到的数据。Neuralink团队已把这套系统安装到小鼠脑中,读取3072个电极的信息,这比目前在人脑中埋置的脑机接口至少要高出一个数量级。后来他们又将类似系统应用到了猴子身上,实现了猴脑控制计算机。

不过目前已开发成功的原型机传输脑信号时,只能使用安置在动物头上的USB接口,相当不便。因此,Neuralink希望实现无线传输。他们把拟议中的无线传感器称为「N1传感器」。并打算植入4个N1传感器,其中3个在运动区,1个在体感区,这样不仅能用脑信号控制外设备,而且还能接受感觉反馈,实现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传感器将与安装在耳后的外部设备实现无线连接,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但纽约范斯坦医学研究所生物电子医学中心主任查德·鲍顿(Chad Bouton)表示,「尽管Neuralink团队正在研究无线的解决方案,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在为植入大脑的设备供能的同时,确保不会产生过多热量,仍然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Neuralink公司显然也继承了马斯克的激进风格,他们表示最快在2020年底之前在5名瘫痪患者身上进行测试,观察该技术能否帮助患者用大脑移动鼠标光标并打字。新冠疫情当前,公司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申请的许可能否获批尚不得而知。
雅斯顿小结
马斯克创建的公司似乎一直都与争议相伴,至于他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创建的Neuralink公司自然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过脑机接口这一技术确实极具市场前景,将来的应用场景肯定也会出现在汽车上。据Statista数据,2018年全球脑机接口规模约为1.25亿美元,2025年有望增长至2.83亿美元,2018-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
前不久,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又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将于太平洋(夏令)时间 8 月 28 日周五下午三点(北京时间 8 月 29 日早上 6 点)举行发布会,向公众展示公司最新技术进展。据此前披露的消息显示,本次发布会的焦点在于实时神经元活动演示,以及公布侵入式脑机接口或进入人体试验阶段消息,并有可能发布脑机(BCI)相关的产品。如果对此感兴趣,倒是可以关注下其最新进展。
图 | 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中国有没有能和马斯克PK的脑机接口公司?

马斯克Neuralink中国对手浮现,创始人:我们有能力和马斯克正面PK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0-08-02 21:35《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官方帐号
本文来源:DeepTech深科技
作者:胡巍巍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已经在国内迎来对手。由清华大学孵化的 NeuraMatrix 公司,称是目前国内脑机接口公司中唯一一家、专注于下一代能力接口的底层设备公司。
两位创始人陆佳和叶飞利,分别是芯片系统和生化材领域的专家。陆佳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目前我们 NeruaMatrix 作为中国市场上唯一在正面与 Neruallink 进行 PK 的公司,相比埃隆·马斯克稍早的时候发布的原型样机,我们的原型样机具有更好的抗噪特性,而且可以实现无限的对外交互,和与体内神经系统的双向交互。”

图 | NeruaMatrix 参加奇绩创坛创业营时展示的 PPT
当前,脑科学处于全球科技的风口浪尖。从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至今,人机距离在不断拉近。近年来神经接口技术的兴起,也意味着人机交互的终极形式:
互融式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时代已经来到。
陆佳从本科到博士,学习的都是电子工程系,由于工科可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也促使她想去业界检验一下自己的研究,能否做出来可用性的东西。
恰好她做的研究,可以满足神经科学前沿研究、以及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需求,和叶飞利一起创业,其一是因为两人都是高中同学、并且也是同学中唯二的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再加上脑机接口正好需要既懂芯片、又懂生化材的人来做,就这样在
2019 年末,NeuraMatrix 诞生。
谈及公司的起名,叶飞利表示,电影《黑客帝国》的英文名字是 The Matrix,很多人对于脑机接口的认知,都始于这部电影,于是该电影也成为公司名字的灵感来源。
目前,NeuraMatrix 最重要的两个方向是芯片系统和生化材,前者是以陆佳为主,后者则是以叶飞利为主。但这两块并不割裂,而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工作。
陆佳告诉 DeepTech,这并不是一个类似于插座和插销,只要尺寸对了就可以,而是跨界的合作。
从广义上来说,脑机接口和 USB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通过 USB 协议,来把 U 盘和电脑连接在一起,随后两者可以进行信息的互换,即文件可以从电脑拷贝到 U 盘上,也可以从 U 盘拷贝到电脑上。
只要是接口,它干的就是双向通道的事,而脑机接口就是在大脑和机器之间,建立起一个通道。既然脑机接口可以在大脑和机器之间,建立一个双向信息交互通道,那么如果该通道是通过无线方式来传递信息,就能实现隔空交流。
当前,NeuraMatrix 要做的产品,正是脑机之间的无线数据交互通道。
芯片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陆佳现在在做的芯片系统,是一个相比手机小很多的系统,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脑机接口芯片的最大难点,在于很难在一开始就获取需求。
比如做一个芯片中的放大器,只需要告诉做的人,这个放大器是什么频段的、要放大多少倍,即把基本事情讲清楚就可以开做。
但对于脑机接口的芯片系统来说,很难一开始就把需求描述清楚,由于其需求并不是做电学的人提出来的,而是做生物医学的人提出来的,而后者对电学的理解并不深刻。
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医学的人其实更像是用户,用户能表达的只是对产品的期望性描述,但是这种描述并不是从电学角度进行的描述。
也就是说,做脑机接口芯片时,负责生物医学的人无法判断芯片应按照怎样的指标去做。但只要指标清晰,脑机接口芯片的难度就已解决一半。
目前,NeuraMatrix 产品中一些关键模块的验证已经结束,并已进入系统审核阶段。预计到 2021 年,该公司的第一块芯片将会发布。
一听到脑机接口,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和生物医学相关的话题。
但脑机接口是一件应用驱动型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可以直接把大脑里的信息提取出来,或者把外部信息加载到大脑里面来,这是大家已经可以想象到的。比如,电影《黑客帝国》就讲到过这样的场景。
如果脑机接口的前提成立,那么大家对于它的功能一定有所想象。但目前就卡在“如果”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明确、但路径不明确的事情。但如果做出来,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产品可以做什么。
现在的问题是,谁能做出来?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事情,就好像在 iPhone 还没有诞生时,大家觉得黑莓手机和诺基亚手机就是智能手机的样子,但人们今天在市场上,再也看不到黑莓手机。
而一旦 iPhone 横空出世,人们就突然意识到原来智能手机是这个样子。同时,做 iPhone 的人,也不用担心没有人来 App Store 上架产品。因为只要你把这个平台做出来,就会有无数的应用来上架。问题是,谁能提供做 iPhone 的解决方案呢?
脑机接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种现状。现在,NeuraMatrix 正是提供解决方案的人。而在做这个解决方案的时候,芯片是很重要的一环,芯片的特点就是可以做得很小,它的集成度非常高。
而脑机接口需要实现的功能非常多,要把这么多功能在如此小的体积里实现,需要借助一些高科技的工业手段。其中的一个手段,正是集成电路。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但凡能和人类发展扯上关系的,都有集成电路的身影。因此,脑机接口的发展,也并不例外。而脑机接口芯片,正是里面非常关键的技术。
因为脑机接口产品,无论是佩戴在人身上,还是植入到人体内部,都会和人体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植入到人体内部的产品,必须要具备很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友好性,因此研发过程中一定需要生物材料。
陆佳介绍称,在芯片上加东西,一定跟应用场景有关。当芯片仅用于手机的时候,的确用不上生物材料。但当芯片要植入体内时,一定需要一个可以和体内环境友好相处的生物材料,来把芯片包裹在里面。
生化材:包裹芯片的“外壳”

由于脑机接口主要用于大脑和计算机的交流,那就不可避免地要与神经系统连接。因此,生物化学材料是不可避免的。假如告诉一个人,要给他的大脑植入一个芯片。他可能会担心,这不是我体内的东西,那么会不会发炎或者产生不适呢?
而生物化学材料,要解决的正是生物化学材料植入体内后的不良反应问题。当把脑机接口这样一个终端设备植入时,如何让它跟人体快速融合在一起,如何不受到免疫系统排异反应的影响,如何保证接口的设备不会移位和排出,这些都得用到生物化学材料。
NeuraMatrix 的投资方之一是奇绩创坛,奇绩创坛创始合伙人兼 COO 栾运明在点评该公司时,告诉 DeepTech 称:“两位创始人有非常强的综合能力。他们有能够将硬科技落地的能力,还有对商业化管理长期的领导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他们在探索未来的路上非常的务实,创新地实现了自造血的能力。”

图 | 奇绩创坛创始合伙人兼 COO 栾运明
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等健康问题或将有解

目前,NeuraMatrix 的产品样机已经做成,下一步就是把样机设备化,并能找一些客户来体验。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第一代产品即将面世。
此外,NeuraMatrix 还将打通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数据服务的一系列产品。具体来说,硬件包括芯片系统、连接信号采集的上位机、植入生物体内的电极等;软件指的是把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手机或电脑上的软件;数据是指 NeuraMatrix 可以帮助客户分析数据。
谈及未来的规划,叶飞利表示将分三步走,即从动物、到人、再到人机交互。
第一阶段,在真正用到人身上之前,先会在动物身上做实验,从而为神经药物研发平台、和脑科学认知科研机构等提供使用工具,最终实现给他们的药理以及脑科学研发,开辟新的途径。

第二阶段,很多病人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完全改善病情。比如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癫痫等这些疾病,都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而导致,而使用脑机接口产品,上述疾病就将迎来新的解决方案。另外,残障人士也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来操纵一些机械。
第三阶段,则会向通信迈进。NeuraMatrix 的两位创始人认为,未来人与人的交互、人与计算机的交互,都可以通过植入芯片来完成,比如打电话、登录网页搜索信息和网络购物等。

同时,该技术还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帮助人类突破自身肉体极限,从而实现人造器官、人体增强。为实现该目标,NeruaMatrix 开发了神经接口的专用芯片、以及小型化的无线设备。其设备具有高精度、低功耗、支持海量数据的自由交互,以及可以长期植入体内的特点。
奇绩创坛创始合伙人兼 COO 栾运明也认为,短期来看,它可以给药企提供价值,并可以收集数据,未来还可以给类似新冠疫情的药物研发等提供巨大价值。长期来看,就像 iPhone 带来的革命性体验一样,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定义新一代的人机交互模式和人与人沟通的方式(例如脑脑交互),这样的技术可以带给人类生活更多的体验和更多的可能性(应受访者要求,NeruaMatrix 两位创始人名字均为化名)。

中国有没有能和马斯克PK的脑机接口公司?

6. Neuralink一家承载了马斯克“改造人类”狂想的公司,其“秘密武器”就是脑机交互技术到底是什么?

是一种大脑-计算机接口,它可以被植入大脑,从而增强(或改善)人类智力。Elon将人类大脑数字三生细胞壁(tertiary layer)比喻为巫师帽。概念是指全脑界面将变为如同将设备植入大脑,使大脑变为设备。你的设备赋予你半机器人的超级能力,并作为通往数字世界的窗口。巫师帽的电极阵列是一种新的大脑结构,与大脑边缘系统及大脑皮质并列。对于大脑边缘系统、大脑皮质等基本结构的介绍。


但大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质及巫师帽仅仅是硬件系统。当边缘系统在工作时,与你交互的并不是该物理系统,而是其间的信息流。这是一种物理系统内部的活动反映在意识中,使你感受到愤怒、恐惧、饥渴或饥饿。

大脑皮质是同样道理。包裹着你大脑的物质存储并管理信息,但是当你思考、观察、聆听或感受的时候,你体验到的是信息本身。视觉皮层本身对你来说没有任何作用,是其间的光子信息流给你带来一个视觉皮质的体验。当你挖掘你的记忆时,你不是在寻找神经元,而是在搜索存储在神经元的信息。

大脑边缘系统和皮质只是大脑灰质。是灰质间的活动流形成了你熟悉的内在特性,动物本能的大脑和人类理性的大脑。那么这对数字三生细胞壁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尽管大脑中存在的是物理设备,但是电极阵列本身,即你将体验及了解的三生细胞壁的组成部分,正是阵列间流动的信息。
正如边缘系统产生的感受及欲望以及大脑皮质产生的思想和低语在你感受来都如同你的一部分,你的内在,在巫师帽中发生的一切活动也将带来同样的感受。Elon对于 Wizard Era 的展望只是巫师帽应用之一,其中一个核心的目的为将其作为大脑及基于云端的定制AI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他相信这一AI系统将以和你的动物本能大脑和人类理性大脑同样的特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