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当代的意义是什么?

2024-05-11 11:37

1. 儒家思想在当代的意义是什么?

儒家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1、在教育方面的意义。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等仍然与现在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在经济方面的意义。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在现代经济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应用;
3、在政治方面的意义。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人类就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 概念要分清。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 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异同:
不同点: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相同点:
对大道的追求是儒家和道家的共同目标,儒家和道家都怀着天下为公的理想,都期待着建立一个保障人们健康全面发展的政治制度。

儒家思想在当代的意义是什么?

2. 儒家思想在各个朝代的发展

汉朝以后,儒学地位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
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安定先生)、孙复(泰山先生)、石介(徂徕先生),是宋朝理学承范仲淹,开张载两宋理学的过渡人物。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10、清末民初:儒家学派的法脉传人何子渊以“敢夸才依马 唯骥道南吾”、“同人于野 仁者乐也”、“求真、尚善、包容”等教育思想和理念,作为其哲学旨归,创导新学,摒弃科举。
但又以弘扬儒家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师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与孙中山先生一起,致力驱逐鞑虏,振兴中华。

扩展资料:

在当今世界,儒学的思想价值可以用来为实现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服务。这是由儒学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
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也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儒学具有的本质特性最主要是四个方面: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与时俱进。
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
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儒学文化的特性与前途

3. 概述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发展

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1)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战国时期发展:成为“百家争鸣”
中的一家。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还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和暴民.主张给农
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但在战国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而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3)秦朝时期受压制:有些儒生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西汉时期享“独尊”: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因而获得“独尊”地位,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 宋朝时期形成理学: 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是理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6)明末清初遭批判:明清时期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的虚伪。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理学.,其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龚自珍、林则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概述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发展

4. 整理儒家思想在各个朝代是如何发展,同时写出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

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绝大部分来自宋朝(960 AD-1279 AD)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10)明末清初:   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5.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钱穆先生曾将中国儒学史分为六期:第一,先秦是创始期。第二,两汉是奠定期,以经学为主,而落实在一切政治制度、社会风尚、教育宗旨以及私人修养之中。第三,魏晋南北朝是扩大期,不但有义疏之学的创立,而且扩大到史学,从此经、史交称。第四,隋唐是转进期,儒学在经、史之外又向文学转进,杜甫之诗与韩愈之文都为儒学别开生面。第五,宋元明是儒家之总汇期与别出期。所谓总汇,指上承经、史、诗文的传统而加以融汇;所谓别出,则是理学。第六,清代儒学仍沿总汇与别出两条路进行,但内容已大不相同。尤其清儒的别出在考据而不在理学,至于晚清公羊学的兴起则更是别出中之别出了。
钱先生是以儒学的发展和领域的扩大、深化作为分期标准的。倘若我们改变分期标准,以儒学内涵在不同时期被突出了不同方面的角度来看,可分为重经学教育的两汉时期,重礼制渗透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心性修养的宋明时期,等等。若以儒学是否为官方意识形态为标准,则可划分为前两汉的非官方意识形态期,和两汉及其以降的官方意识形态期。总之,分期可随标准的转换而变。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标准来划分,每个阶段都是极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因为,没有这些阶段的彼此相沿,相互渗透,以及其中极繁复的相关历史现象的连续与断裂、融合与排斥、碰撞与迁回的交织共存,就没有近现代以来乃至今天的中国文化或日文化中国。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那么,魏晋儒学在中国儒学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若欲给魏晋儒学在中国儒学史上以较为准确的定位,以两汉时期为参照是一个重要的角度。上引钱穆先生对两汉为奠定期的评价,我深以为然。即两汉将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化,既保证在制度层面日渐深入地实行了儒家主义,又幸有近四百年的积累沉淀,从而对儒学能够占据中国文化传统的主体地位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体,两汉是坐实期,亦即奠定期。
以两汉的奠定期为参照,魏晋儒学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如下所述:
其一,魏晋是奠定期后儒学三重角色互动期的起点。即自魏晋始,至民国前,中国儒学史嬗演的主线之一,就是儒学以文化传统的身份,对其作为学术思想与官方意识形态两重角色的涵摄与支撑,以及反过来,儒学作为学术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对儒学的文化传统主体地位的扩充和夯实作用。
魏晋儒学的这一起点地位,给我们认识魏晋以降儒学史的嬗演提供了某些思路。比如,因为儒学的文化传统主体地位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6. 儒家思想在我国各个时期的发展地位是如何演变的?

战国时期孟子和苟子发展了儒家学说。 (2)在秦朝受压制: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政策。 (3)发展和繁荣时期: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 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明清时,科举考试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称为“八股文”,标志儒家思想发展到极致,不过在明末儒家思想遭到批判与反思。 (4)在近代的没落: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被洪秀全利用,维新变法时期被康有为利用。辛亥革命后被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代替而遭抛弃。北洋军阀出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在社会上掀起反动的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健将们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文革”时期还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传统文化El益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基本认识: (1)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2)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地位,要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用阶级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分析评价。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儒学的中的合理成分,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7. 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是怎样的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仁爱;孟子发扬并继承其学说,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汉代董仲舒结合黄老思想、吸收先秦文化提出天人感应、三从四德的新儒学
魏晋时期儒学衰落,和佛家、道家合流——三教合流
宋代有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
明代有格物致知的阳明心学
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八股取士,儒学僵化,没落
新文化运动时期被批判

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是怎样的

8. 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是怎样的?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年,由孔子所创立,主要思想是尊王复礼,提倡仁义道德,主要目的为了恢复即将瓦解的奴隶制度。在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其尊王(周天子)复礼的思想不符合各诸侯国们争霸天下的野心,而被各国君王排斥。在秦朝由于秦国采用法家治国,儒家作为法家的对立面而惨遭打压,如秦始皇坑杀儒生。到了汉朝汉武帝之前,由于统治者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治理国家,因而儒家也是非主流,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流派,依然受到排挤。但自从汉武帝即位以来,汉武帝发现百家之中只有儒家思想最有利于维持其中央集权的统治,因而他罢戳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被专制君王政治化,制度化,成为道德的唯一规范,国家发展的唯一指导思想。儒家思想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一直统治中国达2000多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儒家思想被彻底批判,但文化大革命后到现在儒家思想似乎又有回到主流思想的趋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