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在山区支教10年,为什么拒绝当《感动中国》候选人?

2024-05-18 15:56

1. 德国人在山区支教10年,为什么拒绝当《感动中国》候选人?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有的人一生在追求名利,有的人一生面朝土地背朝天,有的人放弃自己的梦想只为了追逐别人,有的人一生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不仅仅是家庭的影响,还有个人内心的那一份执着,每个人的追求毕竟都不一样。

今天我们所来了解的这个人他是一位德国人——卢安克,他在我们中国的偏远山区支教十年,在偏远山区支教这份工作,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毕竟相对于偏远落后的山村,五彩斑斓的城市明显更有吸引力。而且实际上,卢安克之前在德国发展的也特别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来山村支教呢?又是为什么支教十年呢?
坎坷的经历
卢安克是德国人,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他在帆船的做过学徒,当过教练,当过兵,参加了帆船设计比赛,他特别的富有创造力,之后还到了德国的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习,和教授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还要从1990年卢克安来中国旅行开始说起。

1990年,卢克安来到中国旅行,人生地不熟,于是和中国的学生一起游历,这次的经历就已经被卢克安深深的记在了脑海里,之后他一直找机会来到中国,终于在1997年的时候又一次来到了中国广西,中国广西的农村在当时非常的落后,卢克安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觉得知识会改变一切,于是在当地开办了青年学习班,不过最后以失败告终,之后又在广西南宁的一所残疾学校里教书,最后因为就业证的问题进了警察局,而且那个时候,我国对待外国人也不是很友好,经常看到外国人就觉得是间谍,越落后的地区这种观念反而越强。
十年陪伴
卢安克回国后并不甘心,两年后又回到了南宁,在一所小学里教英语,但是当时的孩子们学习英语比较吃力,考试的时候年级成绩垫底,迫于家长和学校的压力,没有办法只能辞职。之后卢克安开始做青年志愿者,来往于广西的许多小村庄里,当地的孩子们十分感谢卢克安,感谢他免费教他们普通话,直到后来,卢克安来到了板烈村,并且在这里待了十年。

板烈村位置太过于偏僻,这里的人们经常打架,孩子之间打架,大人醉酒后打架,教育的设施不全面,孩子们对所谓的学习漠不关心,可是卢克安来到这里后,所有的事情都在默默的发生变化,卢克安每天静静的陪伴着孩子们,陪他们唠家常,陪他们吃饭做饭,将自己的生活和他们完全融入一体,他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变化,他在孩子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是朋友,随着时间的变化,孩子们上课不再打打闹闹,而是认真听讲,并且卢克安发现孩子们打架的原因,只是喜欢武侠小说里的情节。卢克安的到来永远是板烈村孩子们心中的一道白月光。
感动中国,中国感动
人们知道了卢克安的努力后,投票想让他来树立正面形象做宣传,卢克安知道后立刻拒绝了,他来到这里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改变孩子们,并不是为了得到些什么。在2006年的时候,《感动中国》节目组找到了他,想让他来做嘉宾,他听到之后连忙拒绝:“我不是想感动中国,是中国在感动我。”。

他说他在农村,从事乡村教育事业,一开始抱有强烈的期望,可是后来他发现这件事情只靠他一个人是很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将目标缩小,来到了板烈村,决定改变板烈村的孩子们。

不过之后卢克安生病了,无奈回到了德国,那些他曾经教过的孩子们,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有去上大学,各自走向了自己的人生。虽然说最后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是却影响到了很多人。
结语
卢克安在中国支教这几年,他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留守儿童的现状,更多的人来这里支教,为中国的支教开启了新的一段旅程。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逐渐前进,很多人为了挣到更多的钱,有了孩子之后便将孩子留在了农村,自己外出打工,可以说到现在还有好多的留守儿童在家里等待着父母的归来,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是不容人们忽视的,也值得大家更多的关注。

德国人在山区支教10年,为什么拒绝当《感动中国》候选人?

2. 德国人在山区支教10年,拒绝成《感动中国》候选人,如今怎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直观的目的是灌输知识,这没有错,但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老师也好,学生也好,教育他人,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学生忽略了接受这些知识不仅是要学以致用,还是为了填充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不那么空虚。老师忽略了教育若带着爱,就像带着春风一样让人舒畅。
大多数人带着功利的目的行走于世间各处,但总有人一直保持着一颗为他人奉献的心。
洋人教师
卢安克出生于德国汉堡,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从小到大,卢安克都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他在中学毕业后到帆船厂当过学徒,当过帆船上的教练,入伍当过兵,参加过国际帆船设计比赛。
正是因为他过人的创造力,让他即使没有通过正常的考核,也顺利进入了德国的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院的教授对他设计的作品很是欣赏,认为他是个前途无量的人。
1990年,年轻的卢安克来到中国旅行,与中国的学生同住。这段旅行的经历,让他做出了留在中国的决定。

1997年,卢安克来到中国广西,他发现这个地方的农村十分落后,青壮年外出打工,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留在大山里,盼望着将来能走出大山。
他认为,教育能真正改变这些地方的面貌,于是在广西农村开办了青年学习班,但未能成功。
夏天,卢安克在广西南宁一个残疾人职业学校当德文老师,但不到一个月,他就因为就业证的问题被带到了警察局。
彼时人们对外国人的态度还不那么友好,外国人常被当作间谍看待。卢安克直到德国大使馆到警察局交了保证金后,才被遣送回德国。
两年后,不甘心的卢安克又再次踏上了华夏大地,在南宁的一所初中里教英文。
卢安克认为,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教授知识,而是让学生们爱上知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卢安克鼓励学生们自由想象,不拘泥于标准答案。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期末考中,卢安克教的班级的英语成绩在年级垫底,全班只有寥寥几个学生及格。家长们因此十分不满,接连向学校投诉卢安克,而学校本身更看重升学率。无奈之下,卢安克只好辞职。
卢安克在广西许多乡村当青年志愿者,义务教授当地的孩子们,充当一个教育研究者,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写成书。
村里的孩子们跟卢安克抱怨,说因为普通话不流利,到镇上办事时总是困难重重,去卖水果时因为不会算术而上当受骗,所以,他们很感激卢安克能免费为他们教书,教他们说普通话。
后来,卢安克辗转来到板烈村,就在这个地方与山区的孩子相伴十年。
用心陪伴
广西的板烈村离南宁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所处的位置也十分偏僻,交通不便。卢安克来到这里,就发现这个地方基本上只有老人和孩子,住的房子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
孩子们生性狂野,但又十分孤独。卢安克的到来,像是一缕阳光照进了他们的心田。
他在村里支教,不收一分钱,每个月还拿出自己的一百多块钱给孩子们完善教室的设施,给村里的阅览室买书等等。作为一个老师,在教书育人之外,卢安克更多的是给予孩子们陪伴。
他上美术、音乐、科学、综合实践,在课堂上,他重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循循善诱。生活中,他会到孩子们的家中陪伴他们,和他们一起聊天、玩游戏,跟他们一起做饭。
那里的人喜欢喝酒,醉酒后,孩子们就常常成为被打的对象,而他们对此也习以为常。
小孩子看见高大的卢安克,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不打人?”
卢安克只是无奈地笑笑,说:“不,我不喜欢打人。”
村里的阅览室中,被翻阅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卢安克说,这里的孩子看起来很暴力,但实际上深受武侠小说精神的影响。
卢安克于是自己写了一个武侠题材的剧本《和平剑》,跟学生们一同拍摄短剧,旨在教化他们,告诉他们和平的意义。

平日里,卢安克也会用心地带着学生们拍各种短剧,再放映给学生们看。在卢安克看来,这不仅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让他们得到进步。
在卢安克这样用心陪伴的教育下,板烈村小学课堂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言不合就打架,而如今孩子们都能安静地听讲。
有一个孩子说:“我愿意为卢老师做出任何改变。”对于这里的孩子们而言,卢安克不仅是一个老师,更是一个时时给予他们关爱的父亲。
“我不是要感动中国”
县里知道卢安克的付出后,打算把他列入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正面形象进行宣传。但卢安克知道后立刻拒绝了——付出只是为了付出,只是想改变一些东西,他并不想火。
2006年,《感动中国》栏目组找到了卢安克,想把他列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候选人,他听到后吓坏了,连忙拒绝。他说:“我不是想感动中国,是中国在感动我。”
他承认,一开始在中国乡村从事教育事业,是有远大的志向,但后来发现自己没办法做那么多事,他就觉得,不能改变整体的面貌,那就改变的孩子。

板烈当地的乡亲都很尊敬他,称他为卢老师,待他也十分热情,在那里,他虽然有某些方面的不适,但总体来讲能感受到很多温暖。
孩子们更是喜爱他,看着这些孩子们如小鹿一般清澈的眼睛,他都觉得有一股温柔的清泉在他心间流淌着。这都是他想一直留在板烈支教的原因。
若说现实残酷,岁月比现实更残酷。卢安克也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怀着一腔热血的小伙子,时间在他脸上刻上皱纹,在他眼里装进沧桑。
2012年,卢安克因生活状况和身体状态不稳定,不得不结束他的支教生涯,返回德国。
要说卢安克成功了,他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正如他自己所言,留守儿童是根刺,是他无法解决的问题。
板烈村里他曾经的学生们,大多数还是无法继续上学,有的被父母逼去结婚,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进入黑社会,卢安克并没有改变大多数孩子的结局。
要说他失败了,在某种意义上也并非如此,只要有一个孩子在他的教导下改变了命运,那他就是成功的;孩子们能在他的陪伴下感受很少有过的暖意,那他也是成功的;唤醒了更多的志愿者奔赴农村,他就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价值。
柴静说:“卢安克给人的不是眼泪,而是深邃的感动,他会让你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向这样的人致敬!

3. 在山区支教10年的德国小伙,是如何被中国感动的?

关于教育的本质,一直以来便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教育是为了服从,也有人认为教育是为了创造。不过不管怎样,现代的教育制度与教育体系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改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而这并不是光靠发表学术理论就能够实现。我国每年都会有不少大学生前往山区进行支教,为的是能够改变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
一、不看成绩的教育理念
1990年,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对中国怀有巨大好奇心的德国人卢安克来到了中国旅行。在领略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之时,他也看见了中国一些地区存在的落后现象。于是,年轻的卢安克便做出了一个庄重的决定,他决定留下来留在中国,帮助这里的人民做好教育。
1997年,卢安克在南宁的一所残疾学校帮那里的孩子义务教学。残疾人学校的孩子都比较敏感,卢安克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教给孩子们必要的生活技能,给予他们信心,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照顾孩子们的情感,不让他们产生不好的想法。

1999年,卢安克又去到了一所县中学当英语教师,在这里他虽然也能够从事教育,但他觉得他并没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2001年,卢安克最终下定决心,他决定在大山之中的板烈小学教学。
卢安克之所以在多个学校之间徘徊,一方面是由于卢安克个人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与他的教育观念有关。
卢安克想要带着孩子们进行创造,他不想让孩子们沉溺在标准化考试之中,每日只为分数而奔波。然而在县城中学中,由于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卢安克的教育理念引起了家长的不满,最终迫使他离开了那所县城的中学。
来到了板烈小学以后,卢安克便可以尽情地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平常的生活里,他与这些孩子们一起画画,听音乐,不像是一位教师,倒更像是一位孩子们的大朋友。

那么,为什么卢安克产生这样一种与中国社会格格不入的教育理念呢?
其实,这主要是与卢安克的个人经验有关。
二、卢安克的故事
卢安克从小在德国长大,我们都知道,德国的教育在全世界都被看好。在德国,对于学生有着十分严谨的分类,有才能,而且想要接受教育的孩子,便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而资质平庸,也不愿意花心思学习的孩子,便会在通向大学的过程当中,被分流到其他地方去。中国现在的教育,也颇有几分类似的味道。
卢安克在他中学时期外语考试并不及格,于是,卢安克便索性跑到了德国的一家帆船工厂去当学徒。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有用的技术,而且他还能够自己设计帆船。他曾经参加过国际帆船比赛,他对那样的生活十分着迷。虽然他最终并未获奖,但这也启发了他创造力的大门。
凭借着他惊人的创造力,不经过德国的标准化考试,他也顺利的进入了大学。汉堡美术学院有一位教授对他的工业设计品十分感兴趣,他认为卢安克是一个十分具有创造性的人,只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他便能够有一番惊人的作为。

总的来说,这便是卢安克的个人经历,虽然与中国社会国情并不相容,但是他依然坚定的认为,满分的成绩单并不比创造力更加重要,不能为了标准化考试而消磨掉孩子们的创造力。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为孩子们服务,而不是去填鸭式的增加孩子们用不着的知识。
三、卢安克的支教生涯
卢安克选择的板烈小学在大山深处,那里条件十分艰苦。而卢安克却在那样的条件之下,坚守在第一线的教育岗位,一直待了十年。
他认为他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对孩子有着难以割舍的爱,而他并不想为此而获得什么名利。那样的话将会是对他爱心的玷污。
对于卢安克人们的评价,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两极分化。有一些人认为卢安克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深山之中教育那些孩子,在他们心中埋下一粒冲出大山的种子。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卢安克的奉献虽然无私,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却不那么美好,他的教育理论在中国并不管用。

对于这两种看法,其实难以分辨对错。关于素质教育已经提了许多年,对于学生的减负,国家与社会也一直十分重视。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谈及素质教育,实在是差强人意。
并不只是在中国,纵观整个世界,没有哪一位家长愿意放弃对孩子的培养,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的富裕和中产家庭,只要有可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便不惜一切。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
虽然卢安克的教学理念不那么让人满意,但罗恩克的奉献精神确实值得人们肯定。曾经当地人提议给了卢安克工资,让他能够宽裕一些。但是却遭到了罗恩克的拒绝,他认为一旦接受了村民们的工资,他便不能很好的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
卢安克虽然不能带给深山里的这群孩子想要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给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带去了欢乐。童年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尤其是在物质条件缺乏的大山里,从小让孩子们生活在阳光之下,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益而无害。
2010年卢,安克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一年,他与一位结识了8年的女志愿者,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在这位严谨的德国人心中,他认为结了婚以后便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家庭。虽然对孩子们有着强烈的不舍,但是对家庭的责任,还是让他离开了板烈小学。他怀着强烈的不舍,离开了自己奋斗了十年的地方。
卢安克的支教经历对他自己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对于深山里的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呢?从小在阳光之下长大的孩子们,生活必定充满了欢乐。

在山区支教10年的德国小伙,是如何被中国感动的?

4. 德国少年在中国支教十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候选人后,他怎样了?

曾几何时,一位来自安徽大别山区的女孩,用一双大眼睛唤起了无数的社会同情。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求知欲,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可她满脸泥土,教室里坑坑洼洼,甚至找不到一块平整的地方放置勉强称为课桌的桌子。

在那之后,很多人通过希望工程帮助需要的山区的孩子,每当看到这样的采访,不管是孩子自己还是节目主持人,都会用一句“走出大山”来形容这里孩子的迫切心情。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要从大山中走出去?难道大山真的留不住人?
其实不然,来自德国的小伙子在广西山区支教10年,并希望继续留在那里,可结局却让人失望,他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名德国小伙子的名字叫做卢安克,他做过许多工作,有帆船厂的工人、帆船教练等等,后来又学习了工业设计。一次偶然的机会,卢安克来到中国旅游,可是这一次旅行之后,他就深深爱上了中国。回到德国,卢安克为自己的工作收了尾,之后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来到中国,准备长期在中国生活下去。
卢安克首先来到南京,与中国的学生们一起生活,之后又去了广西农学院,继续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中国的山山水水都让他留恋不已,中国的风土人情更让他感到了深入骨髓的热情。而去了广西之后,那里特殊的地理环境更是吸引了他。至于留在广西的原因,卢安克更大程度上还是出于广西教育状况的考虑。

那是1997年,广西一些偏僻的山区还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哪怕家里希望孩子接受教育,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十年来,卢安克遭受的挫折数也数不清,但是他依然坚持初心。
最初他在一所残疾学校教授德文,由于他没有教师资格证,当地公安罚了他3000元钱。之后卢安克回到广西,在一所中学教书,但是由于学生的分数没能迅速提高,卢安克又被学校开除了。

为了能够留在广西,继续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卢安克在1999年成立了一个办事处。如此,教育局再也不能管他,他也可以专心做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了。可是他却发现,现实往往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就会向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发展的。
他想要给孩子们光明的未来,想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可是这谈何容易。即便他不要钱,班级里的孩子还是一天比一天少。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上学如果考不上大学的话,学习根本没用。于是,卢安克做了一个更加深入接近贫困儿童的决定,他要去大山最深处租房子,靠近那些贫困儿童,继续帮助他们。

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一位收入可观的德国人,为什么要放弃轻松舒适的工作,来到中国广西大山深入,那片当时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他吃不好,每餐只有红薯叶,他住不好,只能睡在最简单的满是蚊虫的床铺上,可他依然不忘初心,渴望通过一己之力改变那些需要接受教育的孩子们的生活。

卢安克的教学是非常贴近孩子们的,他想方设法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他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总结得出结论。他教授孩子实用的知识,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给他们提供更宽广的道路。
2006年,卢安克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候选人,可是卢安克丝毫不在意。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时候好意的赞赏与恶意的重伤同时降临到他的身上。有人说他之所以留在中国,免费教授山区里的孩子,实际上是因为他有恋童癖。

卢安克可以接受条件艰苦,可以接受困难重重,但是这种社会舆论压力是他始料未及的。2012年9月,卢安克离开了中国,前往越南,但是还有一些人在说,你看,他心虚了,他逃跑了。如今,我们早就没有了他的消息。

5. 德国小伙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婉拒采访害怕感动中国,后来怎样?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为自己好,为家庭好,最多也就是在自己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做到帮助别人。我们就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成长为一个普普通通,不那么善良,但也绝对没有坏心眼的人。但我们没有,并不代表着别人也没有,总有人灵魂高贵而纯净,他带来生生不息的人间的温暖,温暖一方天地,照亮一寸土地。

就在我们国家,有一位德国青年,他为中国山区的教育事业倾尽了自己的心血,感动了中国,却拒绝将自己纳入感动中国的备选名单之中。当问及原因时,他欣然说到,不是他感动了中国,而是中国深深地感动了他。德国小伙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婉拒采访害怕感动中国,结局如何?

卢安克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从小便顽皮异常,不爱读书,只喜欢玩弄一些小玩意,因此他的创造力是非常好的。他也十分幸运,凭借自己对工业设计的天赋兴趣,被汉堡美术学院破格录取,获得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当然,在就读的大学期间,卢安克的表现也十分优异,顺利从学校毕业。

而后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中国采风,希望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更多的灵感。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却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并且一待就是30年。他爱上了支教,最初,他在县城里教授英文,因为教育理念和中国的传统教学理念大相径庭,得不到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认可。最后他来到了广西大山里,与这里的老师同学一起学习,传播自己的教学理念,帮助山区的孩子们实现自我,爱上学习。

在山区支教的过程中,卢安克始终坚持教育不分国界,努力将自己与各位同学融合在一起,一起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到各个方面的知识。虽然过程中也会受到质疑,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事实证明,卢安克的教育方法确实让山区的孩子自信阳光了许多,很多孩子走出大山,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并且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感动中国想要将卢安克纳入感动中国十大备选人物中,卢安克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人说卢安克是真正的教育家,他那无私奉献的灵魂,就是教育的初衷。但卢安克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自己和山区的孩子们是互相感动的,那些淳朴渴望知识的脸庞,每次都让卢安克感到自己的幸苦是完全值得的,不为其他,只为心安。

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卢安克坚守初心,继续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耕耘努力着,这么多年的支教生活,他早已习惯了承受恶劣的环境和各种突发的状况,把中国当成了他的故乡。
真正的教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卢安克用自己的纯净心灵感化着山区的孩子们,也感动了中国。我们钦佩他十年如一日的勇气,更钦佩他“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淡然泰若。我相信,善良的人的心灵永远不会贫瘠,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绽放在大地上。

德国小伙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婉拒采访害怕感动中国,后来怎样?

6. 德国小伙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婉拒采访害怕感动中国,结局如何?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为自己好,为家庭好,最多也就是在自己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做到帮助别人。我们就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成长为一个普普通通,不那么善良,但也绝对没有坏心眼的人。但我们没有,并不代表着别人也没有,总有人灵魂高贵而纯净,他带来生生不息的人间的温暖,温暖一方天地,照亮一寸土地。

就在我们国家,有一位德国青年,他为中国山区的教育事业倾尽了自己的心血,感动了中国,却拒绝将自己纳入感动中国的备选名单之中。当问及原因时,他欣然说到,不是他感动了中国,而是中国深深地感动了他。德国小伙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婉拒采访害怕感动中国,结局如何?

卢安克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从小便顽皮异常,不爱读书,只喜欢玩弄一些小玩意,因此他的创造力是非常好的。他也十分幸运,凭借自己对工业设计的天赋兴趣,被汉堡美术学院破格录取,获得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当然,在就读的大学期间,卢安克的表现也十分优异,顺利从学校毕业。

而后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中国采风,希望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更多的灵感。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却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并且一待就是30年。他爱上了支教,最初,他在县城里教授英文,因为教育理念和中国的传统教学理念大相径庭,得不到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认可。最后他来到了广西大山里,与这里的老师同学一起学习,传播自己的教学理念,帮助山区的孩子们实现自我,爱上学习。

在山区支教的过程中,卢安克始终坚持教育不分国界,努力将自己与各位同学融合在一起,一起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到各个方面的知识。虽然过程中也会受到质疑,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事实证明,卢安克的教育方法确实让山区的孩子自信阳光了许多,很多孩子走出大山,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并且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感动中国想要将卢安克纳入感动中国十大备选人物中,卢安克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人说卢安克是真正的教育家,他那无私奉献的灵魂,就是教育的初衷。但卢安克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自己和山区的孩子们是互相感动的,那些淳朴渴望知识的脸庞,每次都让卢安克感到自己的幸苦是完全值得的,不为其他,只为心安。

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卢安克坚守初心,继续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耕耘努力着,这么多年的支教生活,他早已习惯了承受恶劣的环境和各种突发的状况,把中国当成了他的故乡。
真正的教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卢安克用自己的纯净心灵感化着山区的孩子们,也感动了中国。我们钦佩他十年如一日的勇气,更钦佩他“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淡然泰若。我相信,善良的人的心灵永远不会贫瘠,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绽放在大地上。

7. 老外在山区支教10年,为何拒绝当《感动中国》候选人?

如今,中国越来越强大,有很多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想切身体验一番风土人情。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或是为了品尝美食,或是为了旅游,或是为了找工作。中国的很多高校,常常会聘请外教,来给自己的学生授课。大学有外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但是你能想象有外国人去支教吗?
众所周知,许多山区普遍落后,没有很好的教育资源,那里的孩子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为此,我国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鼓励大学生去支教,争取让山区的孩子们接受教育。
然而,去大山支教的不仅仅只有大学生,还有一个外国人。这个老外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后来拒绝采访害怕“感动中国”,而他最后怎样了?



历经挫折
这个去深山支教的外国人,名为卢安克。他之所以能去深山支教,源于他在中国的一次旅游。正因那一次为期三个月的短期旅游,让卢安克深深体会到中国的文化魅力。后来,卢安克先后在中国的两所大学留学,在广东农业大学学习期间,他认识到一群来自大山的学生。
就是这一次相遇,卢安克第一次知道中国山区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留守儿童。随后,卢安克萌生了在中国当教师的想法,然而他的教师之旅并不顺利。
一开始,卢安克在中国的一所学校进行义务教育,主要教授德文,但由于他没有教师许可证,被当地部门罚款。



卢安克没有就此退缩,他又去了另一所学校任职英语教师,但他对中国的标准化教育很是反感,他乐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导致他的学生的成绩远远低于其他班级。学生的成绩下降,家长很是气愤,向校方发起强烈抗议。最后,卢安克又一次被学校辞退。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卢安克虽受打击,但也没有萌生退意。也许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让卢安克对此十分着迷。
在几经辗转后,卢安克走进大山,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当起了教师,开启了另一阶段的人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卢安克这一待,就是十年的光阴。



大山支教
卢安克所在的村子,名为板烈村,是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板烈村里,最常见的就是留守儿童,卢安克的工作就是给这些孩子授课。当地的孩子大多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而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一年之中也很难见上一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卢安克和村子里的人们逐渐熟络起来。他常常穿着一身普通的衣物,然后去给孩子们上课。当地的人很尊敬卢安克,称他为“卢老师”,孩子们也喜欢和卢安克待在一起,拉着他一起玩耍。
在这些孩子的眼里,卢安克就像是父亲一样,给予他们关怀与鼓励。卢安克时常和孩子一同做游戏,也会和孩子们一起做农活,十分亲密,孩子们也会亲切地喊他爸爸。卢安克在板烈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教书,不再受到他人的束缚。



而卢安克的到来,村民们也喜闻乐见。他虽是外国人,但却是个有血有肉的好人,也正因为他的来临,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希望。后来,卢安克被选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但他却拒绝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拒绝“感动中国”
在板烈村支教的这些年,卢安克没有向政府讨要薪资,而是靠着写作、翻译以及父母的资助生活。卢安克不敢向政府要工资,其实他也有自己的一番顾虑。在面对柴静的采访时,卢安克坦言说,自己不敢向政府要工资,因为害怕政府管他要成绩。
诚然,卢安克无法教授出成绩优秀的学生,他的学生很少能坚持到初中毕业,大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时,或是出去打工,或是与人结婚。卢安克不喜欢强制学生,而是希望学生遵从本心,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卢安克就是如此教导学生,他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找寻自己的道路。他曾让学生在钢琴上随意弹奏,然后记下旋律,因为他觉得这就是一种创造
和大多数中国教师的理念不同,卢安克不喜欢标准化教育。他不愿意用常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学生,他更愿意让学生追求自由,找到自己的路。
卢安克的事迹被曝光后,他被选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但他却拒绝了。他写了一封信,内容为“我并不想感动中国,只是中国感动了我,请不要选我”。



有人恶意揣测,说他一肚子坏水,不安好心,也有人受到他的感染,想去山区支教。一时间,舆论四起,卢安克的生活被打乱,他不得已离开了大山。
他走时感叹了一句,说自己不应该去管中国农村的事情,留守儿童是根刺,是一件很难解决的问题,他该走了。
也许是网上的人对他的恶意猜测,彻底地伤了他的心。任是谁任劳任怨教书十年,到头来却遭人谩骂,这是谁也无法忍受的。卢安克知道自己身单力薄,无力改变现状,他的离去,已是必然。



小结
柴静曾说,面对卢安克,我土崩瓦解。因为卢安克的目的仅仅是因为教学,并没有别的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和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不同,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即使是遭受重重磨难,也不肯放弃自己的理想。只可惜,他最终还是离开了。
卢安克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来到山区支教是喜欢教学,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他能抚慰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他没做过什么伟大的事,但在学生的眼里却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他们感激卢安克,将他当成自己的父亲,喜欢与他一同生活。卢安克虽然走了,但他已经尽力,他没法改变现状,只能离去。只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能真正得到关注,让他们的童年不再孤单。也希望,山区能普及教育,让那里的孩子也能受到教育。

老外在山区支教10年,为何拒绝当《感动中国》候选人?

8. 德国教师来华支教10年,拒绝感动中国提名,为何称中国感动了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俗话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奋斗,却很少有人将目光放在大众苍生之上,更遑论燃烧自己、奉献他人,但是在芸芸众生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宁愿放弃美好的生活,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卢安克是一个德国人,他鞥在山区支教长达十年,并且拒绝了《感动中国》的提名。在他看来,不是他感动了中国人,而是中国人感动了他。
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师
板烈村,是中国既普通又特殊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非但没有什么名扬全国的名胜古迹,而且还是一个贫困村。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个村子里的男人,大多是抽烟喝酒打老婆孩子的。而这个村子的教育也极其落后:在这个村庄里,只有一所学校。因为经济落后,很少有老师愿意学校里的学生很少,甚至还会有学生中途辍学、外出打工。

不过,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村子里,有着一个非常特殊的教师——卢安克。卢安克是一个德国人,按理来讲,他应该不会和地球另一端的国家的一个村子产生任何的交集,但是他却在板烈村呆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的时光里,卢安克付出了他的青春和汗水,也因此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
对于卢安克的无私付出,当时的政府原本打算给予他正式的教师编制,而《感动中国》节目组也打算将他设为候选人。然而,对于这些人们给予他的荣耀,他统统都拒绝了。
坎坷的教育之路
在中国人的心中,卢安克是一个感动中国式的人物。不过,在他看来,不是他感动了中国,而是中国深深地感动了他。卢安克在中国的教育之路不仅没有一帆风顺,甚至还满地荆棘。他之所以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他的教育理想,便是因为这一份来自于中国的感动。
卢安克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在成年之前,他对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完全没有一点了解。然而,当他在大学毕业后,第一次来到中国后,他便被中国吸引了。

不过,卢安克在沉迷于中国的大好河山之时,也没有忽略当时中国的堪忧的教育现状。于是在后来,在他的朋友都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之后,他却选择留在了中国、成为一名教师。
最初,卢安克在一所乡镇小学担任德文老师。这时候的他一腔热血,满心只想着教育,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护照。于是,没过多久,他便因为身份问题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最后不得不离开中国,回到德国。
这一次的挫败虽然对卢安克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却依旧没有扑灭他心中的那一团热火。于是,几年之后,解决了自己身份问题的卢安克再次踏上了中国。这一次,他成为了广西南宁的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
在那段时间,他充分地运用西方的教育理论,主张实行实践教育、快乐教育。虽然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他的学生们每一次上英语课都是兴高采烈的,但是他们的考试成绩却一塌糊涂。
在应试教育盛行的环境之下,卢安克的教学方式被家长们否认,而他也在家长的抗议中失去了这一份工作。

对于广大的普通人而言,在接连遭遇挫折之后,或许会直接失去对教育的热爱,甚至会从此远离这个给予他不好回忆的地方。不过,卢安克有一颗超越常人的强大的心脏。在再一次失去工作之后,卢安克成为了一名义务支教的志愿者,跟随着志愿团队一次次地深入到广西省的各个村庄。就这样,他开始了与板烈村之间的缘分。
虽九死其犹未悔
在卢安克第一次来到板烈村,他对板烈村最大的印象便是“匪气浓厚”。板烈村是一个大山中的山村,封闭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相对封闭、落后的思想。同时,由于板烈的男子大多有对家人使用暴力的习惯,因此那里的小孩子们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有了暴力的倾向。
在卢安克看来,对于这样一个“糟糕”的村庄,只有教育能使其改变。于是,从那之后,他便留在了板烈,成为了一名没有编制的教师。由于这个村庄里原本就有教授主科的老师,因此卢安克担任起了教授其他诸如美术、音乐、劳动艺术等课程。

卢安克是这个村庄最特殊的男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国人的身份,还是因为他几乎没有沾染上任何抽烟喝酒的毛病,也从来不对孩子恶语相向或拳脚相加。久而久之,卢安克成为了这个村里里最受孩子欢迎的老师。
以以往人们的认知,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因此村庄里的人在最初除了对卢安感到好奇之外,还会忍不住猜测:他就在什么时候被这个村子同化?
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卢安克不仅没有被板烈村的人同化,沾染上不好的习惯,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这个村子。渐渐地,这个村里的男人不再醉生梦死,这个村子的“匪气”也在慢慢地消失。
卢安克对板烈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当广西的政府知道了卢安克的事迹之后,在感动之余提出了给予他正式教师编制的建议。

拥有正式的教师编制,这对于广大的教师或者是准教师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不过,卢安克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提议。在他的心里,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讲台、一个改变他人的机会。
在2018年,《感动中国》栏目组曾找到了卢安克,因为他们想将他提名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然而,卢安克依旧拒绝了。在他看来,他之所以能够在板烈坚持这么久,是因为这里的人感动了他——板烈村里的人们的改变,使他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
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到被风霜慢慢侵蚀了双鬓的中年人,卢安克用时间和生命诠释了“岂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真正含义。
虽然如今的卢安克已经回到了德国,但是他给予中国的感动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