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的文化交流使者有哪些人?

2024-05-03 22:32

1. 唐朝著名的文化交流使者有哪些人?

  玄奘西行取经
  文成公主远嫁西藏
  丝绸之路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玉门关西行,经今新疆境内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达尼泊尔和印度;或经南诏、缅甸到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
  海路交通

  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一是由登州(山东蓬莱)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驶日本。

  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

  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交通线,由于沿线的出土文物和沉船打捞而不断得到证实。以上事实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日本“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838年(开成三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三次。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作诗相酬赠。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空海与鉴真和尚

  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他于804年(贞元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他还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字有深刻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建,它对日本建筑有重要的影响。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大师义净

  继玄奘之后,中国另一位佛教大师义净,于671年(咸亨二年)搭波斯船从广州出发,浮海赴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十年,后又到室利佛逝、末罗瑜(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南洋又一年。他先后周游三十余国,历时二十五年,于695年回国,共带回经书四百部。归国后在洛阳翻译佛经十二年,译出佛经二百三十卷,还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很多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这些记载也是研究7世纪时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的可贵资料

唐朝著名的文化交流使者有哪些人?

2. 为什么说人人都是文化外交的使者

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外交正走下神坛,人人都是文化使者,人人都是外交官。“从公共外交的角度来说,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普通中国人手里——— 因为我们既能影响别人怎么看待中国,更决定我们怎么看待自己。”
从公共外交角度来说,国家命运掌握在普通中国人手里
同样,外国人也很难正确客观认识中国及中国人。除了历史、观念及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更进一步增加了这种认知的复杂与难度。《中国,如何自我表达》一书指出,外国人认识中国有四幅图画作为四把钥匙,分别是灰色图画——— 第三世界的中国、绿色图画——— 新兴市场的中国、黄色图画——— 东方文明的中国、红色图画——— 超级大国的中国。世界上对中国或复杂、或矛盾、或肤浅、或深刻、或歪曲、或明智的种种看法,都可以从上面四幅图画及它们的组合中找到根源。笔者对此深以为然。
频繁交往很容易,深度交流却非常困难;外语不是问题,思维方式却很成问题。这是中国人在与外国人发展关系中的通病。要理解中国国际形象的问题,首先要试着更深刻地去理解外国人的想法。而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往往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近代以来,中国人认识学习外界的欲望是强烈而无与伦比的,但受制于自身知识及思维的局限,往往不太得法,有力无处使,所开展的系列公共外交行动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3. 如何做一个文化传播的使者?

去西天取经

如何做一个文化传播的使者?

4. 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过重大贡献

5. 怎样做一名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

我们要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应有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怎样做一名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

6. 中外历史上文化交流的使者

那种走出去的都可以称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如张骞、王昭君、玄奘、鉴真、郑和等。甚至近现代的李小龙成龙都可以算得上文化交流的使者。

7. 简述孔子作为大思想家,教育家,文化使者在历史上的成就。

儒家思想创始人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被尊为至圣  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简述孔子作为大思想家,教育家,文化使者在历史上的成就。

8. 唐朝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是谁

唐僧。唐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祎,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