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公司才做合并报表

2024-05-15 18:12

1. 什么公司才做合并报表

有子公司和分公司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报表。或者长投的金额比较大的企业也需要。

随着少数股权在许多国家的普遍存在,相继带来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少数股权的处理问题,从而引起对合并范围及相关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而形成三种合并理论。
母公司理论。按照母公司理论,在企业集团内的股东只包括母公司的股东,将子公司少数股东排除在外,看作是公司集团主体的外界债权人,以这个会计主体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损益表中的净利润仅指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把合并会计报表看作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延伸和扩展。
实体理论。按照实体理论,在企业集团内把所有的股东同等看待,不论是多数股东还是少数股东均作为该集团内的股东,并不过分强调控股公司股东的权益。采用这种理论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能满足企业集团内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管理的需求。
当代理论实际上是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的混合,美国公认会计原则采纳了当代理论,所以它在美国实务中被广泛运用。

什么公司才做合并报表

2. 关于企业合并报表的问题

同一控制: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是受同一股东控制。
   非同一控制:收购方和被收购方不受同一股东控制。
   控股合并:收购方收购被收购方的股权,已达到控制目的(一般为51%)。
   吸收合并:将被收购方注销。将被收购的资产、负债等并入收购方的报表。
   新设合并:自己出资新建公司进行合并。
   成本法:投资成本不变,收到被投资单位分红时确认投资收益。
   权益法:根据对方每期期末净资产变化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投资成本。

3. 有关集团"合并报表"的问题?

合并报表编制妙则 
合并报表的编制表面看繁而杂,其实合并过程的难点就是怎样编制抵销分录,本文将其归结为抵销过程九步曲,(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的了解具体的抵销程序,本文采用简洁的会计分录语言来表达这一繁杂的抵销过程)其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曲:资产负债表项目抵销
    由于子公司的净权益项目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权,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具体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资本公积 …(同上)
    盈余公积 …(同上)
    未分配利润…(同上)
    合并价差…(轧差数、借贷方位置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之和*少数股权所占分额)

第二步曲: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项目抵销
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东,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具体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母公司所占分额)
    少数股东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少数股权所占分额)
    期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数据)
贷:提取盈余公积…(同上)
    应付利润…同上)
    未分配利润…(同上)

第三步曲:母子公司内部业务的抵销
    母子公司经常会发生业务往来,这部分业务很容易造成内部未实现的利润,从母子公司的整体而言,这部分未实现的利润属于虚增利润,应予以抵销,抵销过程视不同的业务类型而定。
⑴ 存货业务
① 本期销售额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销售额=销售价格*数量)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② 本期购进但本期未销出的部分,属于本期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未实现利润=本期销售额*利润率*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③ 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仍未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销售额*上期利润率*上期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④ 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⑵ 固定资产业务
A 子公司购进母公司存货用作为固定资产业务
⊙ 购进当年:
① 将未实现的利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销售价格)
贷: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未实现利润部分)
上述分录还视具体情况可能变为:
②借:主营业务收入
      累计折旧
  贷:主营业务成本
      固定资产
③借:主营业务收入
      固定资产
  贷:主营业务成本
      累计折旧
此时,未实现利润部分就为固定资产的净值
④ 未实现利润部分的摊销 
借:累计折旧…(购进当年可以摊销部分)
贷:管理费用
⊙ 购进之后第n年:
① 将未实现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数额等于购进当年的未实现利润部分)
贷:固定资产
② 第n年的未实现利润的摊销
借:累计折旧…(未实现利润/折旧年限)
贷:管理费用
③ 以前年度未实现利润累计部分的抵销
借:累计折旧…(购进时至上年末已摊销部分)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B 子公司购进母公司固定资产用作本公司的固定资产业务
⊙ 购进当年:
① 将未实现的利润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本期未实现利润)
贷:固定资产
② 未实现利润部分的摊销
借:累计折旧 (购进当年可以摊销部分)
贷:管理费用
⊙ 购进之后第n年:
① 将未实现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数额等于购进当年的未实现利润部分)
贷:固定资产
② 第n年的未实现利润的摊销
借:累计折旧…(未实现利润/折旧年限)
贷:管理费用
③ 以前年度未实现利润累计部分的抵销
借:累计折旧…(购进时至上年末已摊销部分)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C 子公司将其从母公司购进的固定资产出售时的业务
① 期初出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固定资产净值-已抵销未实现利润的累计数额)
贷:营业外收入
② 期末出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已抵销未实现利润的累计数额)
贷:营业外收入
管理费用…(本年未实现利润部分的抵销)
⑶ 债券业务
① 将母子公司之间由于债券引起的资产负债账户抵销,差额进合并价差
借:应付债券…(子公司对母公司的应付债券账面价值)
    合并价差…(轧差数,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长期债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② 将母子公司之间由于债券引起的损益科目抵销,差额进合并价差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对子公司由于债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子公司对母公司的应付债券产生的费用)

第四步曲:内部积欠款项的抵销①
①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②借:预收账款
  贷:预付账款

第五步曲:子公司被抵销的盈余公积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予以恢复
借:提取盈余公积…(第二步曲分录中的提取盈余公积*母公司所占份额)
    期初未分配利润…(轧差数,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盈余公积…(第一步曲分录中盈余公积*母公司所占份额)

第六步曲:各项减值准备的抵销
    2001年的会计准则新增了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等几项准备,这使该部分的抵销变得稍微复杂一点了,故将其单独作为一步。
⑴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的抵销
借:坏账准备…(本期期末的应收账款确定的坏账准备)
    管理费用…(轧差数,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期初的应收账款确定的坏账准备)
⑵ 存货的跌价准备的抵销
借:存货跌价准备…(截止期末累计计提的跌价准备)
    管理费用…(本期继续计提或冲回的跌价准备,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截止期初累计计提的跌价准备)
⑶ 资产的减值准备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截止期末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本期继续计提或冲回的减值准备,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截止期初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
⑷ 投资的减值准备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截止期末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本期继续计提或冲回的减值准备,借贷方视具体情况而定)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截止期初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

第七步曲:将上述分录列示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与其对应科目相应加以抵销,即得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科目列示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收益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单独列示。

第八步曲:特殊的抵销分录
    由于在一般的资产负债表中只列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其他准备项目与其对应的科目相抵后以净值列示,所以对于第六步曲分录的大多数准备科目,无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找到相对应的科目,即无法实现第七步曲中所述的抵销过程,对于此种情况,可在前五步不便的情况下,第六步作如下修改:
①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外,其余涉及准备科目用长期股权投资代替,借贷方向视具体情况而定。
借:长期股权投资…(代替各种准备科目)
贷: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视不同的准备,用相应的科目)
②将上述分录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冲销
借:合并价差
贷:长期股权投资

第九步曲:验证
    抵销完所得的合并报表是否正确,可采取一些方法验证,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零,子公司的净权益为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为零等。

有关集团"合并报表"的问题?

4. 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问题

1、是的,母公司是指上市公司本身。

2、合并栏指的是从合并报表中摘录的金额或数值。合并报表是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会计主体,以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控股公司编制的反映抵消集团内部往来账项后的集团合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3、虽然母公司控制了子公司,但往往不是100%控股,因此,将被合并的子公司的利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时,需要考虑其他小股东分享的收益(少数股东权益),扣除掉这一部分,就是“归属于母公司的”净收益——所以合并栏有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至于母公司本身,所有净收益都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所有者),所以没有少数股东权益,全部利润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之所以有这一栏,是为了方便比较。

4、母公司亏损,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合计盈利,而且盈利规模超过了母公司的亏损额。

5、这是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披露口径,除了负债率等个别指标以外,其他指标均以合并报表口径披露,以整体、全面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5. 集团公司合并报表问题!

当然不是简单的合并,这个一句话说不清楚,给你个模板吧,好好研究一下,但愿能帮到你:

XX集团公司
二零XX年XXX月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方法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1、抵销分录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以上四项应等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合并价差   (借或贷、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长期投资账面值)
    少数股东权益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权%)
2、合并价差
(1)产生原因:由于母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通过第三者取得子公司股份,支付给第三者的价款高于或低于发行该股份的发行价。
(2)合并价差的计算
合并价差=母公司内部权益性投资-被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资比例=股权投资差额。
(3)报表列示:合并价差属于“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调整项目,在合并报表中应单独列示于“长期股权投资”项下。
3、少数股东权益
 (1)含义: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表示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
 (2)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母公司在子公司持股比例)
 (3)报表列示:在“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之间单列一类反映。
【例1】母公司拥有子公司80%的股份,年末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帐面值为28000元,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如下:实收资本 26000元、资本公积4000元、盈余公积2000元、未分配利润1000元。
借:实收资本      26000  
    资本公积    4000
    盈余公积     2000   
    未分配利润    1000      
    合并价差     1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8000
        少数股东权益        6600 
(二)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1、抵销原理 
(1)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已包括在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本期收益,合并报表实质上是将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还原为收入、成本费用处理,那么必须将对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予以抵销。
(2)因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已包括在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及期初未分配利润(或其他所有者权益)帐上,应予抵销。
(3)由于合并利润分配表是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反映对母公司股东的利润分配情况,而子公司的利润在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及利润分配中已有所反映,因此子公司的利润分配各项目数额必须予以抵销。 
2、抵销分录及公式
∵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本期已分配利润+子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润
∴抵销分录:
借:投资收益     (子公司本年净利润×母公司投资%)
  少数股东损益   (子公司本年净利润×(1-母%))
  年初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     (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
  应付利润       (子公司应付利润数)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尚未分配利润数)
说明:
(1)期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在子公司的利润分配表中找。
(2)“投资收益” 
A、在子公司“投资收益-对××子公司”项目中找。
B、计算得出。
3、 盈余公积的调整
(1)原理
A、通过上述抵销分录,已将子公司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全部冲销,但依据我国《公司法》有关规定,盈余公积由单个公司按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计提。
B、通过调整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分录后,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盈余公积”项目反映母公司盈余公积帐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中所占的份额。
同时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了母公司盈余公积帐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中所占的份额。
C、调整分录相当于将母公司一部分未分配利润转作盈余公积,而不是将子公司未分配利润转作盈余公积,因为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已全部被抵销了。
(2)调整分录
A、调整当期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子公司当年提取盈余公积数×母%)
B、调整以前年度盈余公积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到上年止子公司累计提取盈余公积数×母%)
(三)内部权益性投资和投资收益的抵销的综合举例
【例2】×1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A子公司投资“期初帐面值为45000元,占A公司80%的股份,A公司期初帐面值如下:实收资本35000元、资本公积15000元,当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元,应付股东利润2000元。
×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元,应付股东利润2000元。
×1年:
① 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     35000
资本公积   15000   
盈余公积      1000     
未分配利润    7000       
合并价差    50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51400
少数股东权益         11600
说明: 
A、“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45000+(10000×80%)-(2000×80%)=51400元。
B、“盈余公积”期末数=1000元。 (子公司) 
C、“未分配利润”期末数=10000-1000-2000=7000元。 
D、合并价差=51400-(35000+15000+1000+7000)×80%=5000元。
E、少数股东权益=(35000+15000+1000+7000)×20%=11600元。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② 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8000
  少数股东损益   2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0
应付利润          2000
未分配利润         7000
③ 调整提取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 800
贷:盈余公积 800
注意: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母公司投资比例。
×2年
① 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     35000
资本公积   15000
盈余公积      2000
未分配利润   14000
合并价差    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7800        
少数股东权益     13200
说明:
 A、“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51400+(10000×80%)-(2000×80%)=57800元。
B、“盈余公积”期末数=1000+1000=2000元。(子公司)
C、“未分配利润”期末数=7000+(10000-2000-2000)=14000元。
D、少数股东权益= 11600+10000×(1-80%)-(2000×20%)=13200元。
E、合并价差=(57800+13200)-(35000+15000+2000+14000)=5000元。
②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7000
投资收益     8000
少数股东损益   2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0
应付利润         2000
未分配利润       14000
③ 调整提取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 800
贷:盈余公积 8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800
贷:盈余公积 800
特别注意:
A、 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母公司投资比例。
B、 不要忘记调整以前年度盈余公积。
二、内部应收应付帐款及坏帐准备的抵销
(一)内部应收应付帐款的抵销
借:应付帐款
贷:应收帐款
说明:这笔业务在以后年度无须编制递延抵销分录。
(二)坏帐准备的抵销
借:坏帐准备 (期末内部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余额)
贷:管理费用 (借或贷、差额)
年初未分配利润 (期初内部应收帐款计坏帐准备余额)
说明:本抵销分录公式适用于当年及以前年度坏帐准备的抵销。
【例3】某集团公司自1991年开始用备抵法核算坏帐,且1991-1994年间内部未发生坏帐,有关资料如下:
年份 内部应收账款年末余额 计提坏帐比例 
1991 10000 5‰
1992 15000 5‰
1993 10000 3‰
1994 12000 3‰
1991年:
借:坏帐准备 50
贷:管理费用 50 
1992年:
借:坏帐准备 7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50
管理费用 25
说明: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5000×5‰=75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0000×5‰=50元
③管理费用为轧差数=75-50=25元。
1993年:
借:坏帐准备 30 
管理费用 4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75 
说明: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0000×3‰=30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5000×5‰=75元
管理费用为轧差数=75-30=45元
1994年
借:坏帐准备 36 
管理费用 6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0
说明: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2000×3‰=36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0000×3‰=30元
③管理费用为轧差数=36-30=6元。
(三)其他债权债务的抵销 
1、内部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的抵销
借:应付票据 
贷:应收票据
2、内部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抵销
借:预收账款 
贷:预付账款
3、内部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的抵销
借:应付股利 
贷:应收股利
4、内部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抵销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应收款
注意:以上1—4项抵销分录每年年末应根据各帐户余额编制,并非只编制发生当年。
5、内部销售的抵销
①内部购入当期全部实现销售
借:产品销售收入
贷:产品销售成本
②内部购入当期部分实现销售
借:产品销售收入
贷:产品销售成本
贷:存货              (内部销售形成期末存货×销售公司内部销售毛利率)







③连续抵销
A 抵销上年度时,视同上年未形成销售部分当年全部实现销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存货
B  抵销当年分录同上。

附:合并工作底稿表格
 
合并财务报表通俗理解 给大家分享! 不收藏 绝对吃大亏!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
  (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
  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步骤包括: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4)子公司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划拨下属核算单位,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对于母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为其他资产的减少(比如银行存款)一方面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简化的会计分录就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对于子公司而言,一方面增加资产、一方面作为实收资本,在存续期间还涉及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简化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因此,要抵销母、子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这一事项的影响,只需要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这样处理,有两个问题: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不一定是100%,假设拥有子公司80%的股权,即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20%部分不是属于母公司,上述这一会计分录肯定不平,补上 “少数股东权益”即可。分录变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2)商誉的问题。在初始投资时,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不一定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一致,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前期处理是视同商誉,不作调整;如果母公司长期投资初始成本小,其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由于商誉掺和进来,上面的分录又不平了,贷方金额比借方金额会大,借方将初始确认的商誉添上即可。
  分录就变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商   誉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需要说明的是,注会考试教材中的商誉是按年底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的金额和它应享有的子公司经调整后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挤出来的,实际上不用这么复杂,按初始投资时的商誉计算结果一样。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借:股本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润—年末
   商   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说明:所有者权益分年初、本年单列,是为了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需要,实际年初+本年数就是年末数。
 (二)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子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利润按持股比例计算就形成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如果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没有所谓的投资收益,而应将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视为母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来看。所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该将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予以抵销。
  从子公司角度看,本年实现利润有三个去向: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润,这三个部分也要予以抵销。
  抵销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
  和前面所涉及的问题一样,利润中还有少数股东应享有的部分,借方加上“少数股东权益”;其次,为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应该分解为“年末”、“年初”,也可以看做是对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的说明。
  调整之后的分录变为: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权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
   其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应怎样编制调整分录?
  假如2007年某集团公司编制了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财务报表,这一事件是连续的,2008年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根据调整分录把涉及项目的期末余额都进行了调整;2008年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是根据2008年母公司、子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编制的,它们的期初数并没有根据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数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资料中2008年期初数和2007年期末数是不一致的,那么在编制报表前应该把它们调整一致。
  怎么调呢?
  很简单。把2007年的调整分录照抄下来,只是将涉及利润的部分替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这样调整后的期初、期末余额是一致的,再根据本年发生的事项做正常的调整分录即可。
 三、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
   这里讨论的问题是买卖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的情况。
   (一)当年购入的情况
  例:母公司将成本为80万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价格100万元。母公司确认收入100万元、成本80万元,子公司确认存货100万元。但站在集团整体角度,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活动相当于企业内部的物资调拨活动,不应该确认收入、成本,也不能确认存货价值中虚增的20万元,虚增的20万元实质是“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
   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
   有几个变化的情形:
   1.如果子公司将存货以110万元的价格将存货全部销售出去,有人可能认为,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已经通过销售行为实现了,应该不用编制抵销分录,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分别看母、子公司的业务分录:
   对于母公司:
借:银行存款 100
   贷:营业收入 100
借:营业成本 80
  贷:存货 80
  对于子公司:
借:存货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银行存款 110
   贷:营业收入 110
借:营业成本 100
  贷:存货 100
  将上述分录汇总,我们可以看到营业收入为210万元、营业成本为180万元,虽然实现的利润仍然是30万元,但收入、成本与事实不符,多确认了100万元,应该编制的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100
  贷:营业成本 100
   2.如果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呢?
  首先假定全部出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
  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的内部购进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该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然后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抵销处理。
   1.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损益)
   贷:存  货
   2.本期发生的内部购销活动: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期末内部购销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三)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站在集团整体角度,没有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方因销售收入缴纳的所得税在未来期间可以抵减,应该作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分录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如果是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期初应该调整未分配利润,分录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四)考虑存货跌价准备
  个别财务报表的存货跌价准备是站在个别公司角度认定应提或应冲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站在整体的角度再认定,两个数额比较,再来确定应该补提还是应该冲减的数额。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涉及所得税问题,应该相应将个别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进行调整。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要明白子公司和母公司两种角度的思路转换。比如说对于子公司来说,一项内部交易存货的入账价值为100,从母公司角度,真实成本为80,如果可变现净值为60,那么从子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100-60=40,母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80-60=20,所以合并报表就应把多计提的减值=40-20=20转回。

集团公司合并报表问题!

6. 集团公司怎么做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的关键点不在纳入合并范围,视同股权 全部售出,再将剩余部分投资按出售日的公允价值回购。

7.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由谁来合并

合并报表的范围是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中国证监会举办了《上市公司合并案例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股份制事务的同志和部分金融证券专家和法律专家。与会者听取了证监会调查组有关对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合并的若干案例调查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面对当前不时出现的由上市公司参与的企业合并行为,其中的问题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通报你报(刊),以便你们了解和掌握。其中有关观点可以摘登,但尽量完整,以免引起误解和错误仿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企业间的收购与合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是企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资金合理流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当允许企业进行探索和试验。某些上市公司进行合并的探索,为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证券市场管理而揭示有关的矛盾和问题,其积极改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应当肯定的。但是,有上市公司作为主体参与的收购、合并活动,对股票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必须有明确的运作规则。由于当前有关法规对于公司合并只是做了原则上的规定,而相关的法规缺乏必要的衔接,使上市公司操作起来缺乏明确的、具体的政策、法律依据。从会上研讨的案例来看,暴露出很多问题。 专家们认为,当前股份制企业试点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公司法》生效后,定向募集公司面临着走向何方的困感。而以换股的方式与上市公司合并,不仅仅是一般的公司重组问题,而且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股本变动;变动后的结果往往是使上市公司增加了国家股、法人股或内部职工股,由此使股票市场又增加了潜在的扩容因素,使股票市场的宏观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如果不加以监管,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可能为股票市场的规范化和上市公司运作的规范化带来新的障碍。 有的专家指出,某些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合并过程中的行为不仅违反现行法规,而且不符合国际惯例。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第一,被合并的对象是违规发行的定向募集公司,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4月3日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部门关于立即制止内部职工股不规范做法意见的紧急通知》和1993年7月5日国家体改委颁发的《关于清理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持股不规范做法的通知》等文件,有些被合并的公司属被清理对象。但是在合并前,这些公司存在的内部职工持股超比例、法人股不到位、股本总额不足法定标准等问题都没有按规定进行处理。有的法律专家认为,从法律角度来讲,这样的公司均属不具备法定资格的无效法人,上市公司与上述公司签订的合并协议应当是无效合同。因此,这样的做法,在法律上是不严肃的。第二,作为上市公司因合并而增加了股份,今后势必有如何上市流通的问题,而个别企业领导对本单位职工已做了可以上市的承诺,这无疑是想开辟新的上市渠道,有的专家认为按《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七十条第(三)款规定,这种换发股票的行为应属“未按规定程序和范围发行股票”,是应当受到处罚的。第三,合并前没有履行必要的评估和审计程序,合并各方在合并前没有清理债权、债务。有的专家认为,这样的做法使股份转换失去了科学、公正的依据,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换规则。第四,有的专家认为,个别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合并各方存在严重不规范问题的情况下,未能执行国务院和国家体改委的有关规定而出具文件批准,这种行政机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使不规范的企业合并行为变得更加复杂化。 有的专家指出,某些上市公司在合并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实际上违反了证券市场“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虽然一时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上市公司本身最终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这样的结果是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因此,专家们建议,为避免其他公司盲目效仿,应尽快制定关于上市公司合并非上市公司的法规性文件。 在该文件中至少应明确以下问题: ①对上市公司因合并而增加股份的行为明确定性。 有的专家将目前中国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方式归纳为公开发行、送股、配股和因合并而增新股四种,并建议为后者做出特别规定。 ②是否应对合并其它公司的上市公司制定必要的经济指标。 有的专家认为,为保障社会资源确实向合理方向流动而得到优化配置,并且保证上市公司确有能力吸收合并其它公司,使股东的权益不致受到损害,应对吸收合并其它企业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近年来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适当的下限规定。 (3)被合并公司的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能否以不同价格并入上 市公司。 有的专家认为,根据同股同权原则,合并后被吸收方的不同类别股东持有的普通股份必须以同一价格进入上市公司的股份;有的专家则认为,对合并后被吸收方不同类别股东持有的普通股份来说,由于存在未来流通性的差别,导致其未来收益率不同,这些股份分别定价比较合适。 ④合并各方股份转换的价格基础。 专家们提出三种说法:一是净资产基准说,二是内含报酬率基准说;三是完全尊重市场行为的双方谈判价格说。 ⑤制定一套完善的股份公司合并操作程序。其中,合并前进行资产评估和财务审计是必须的。 另外,与会专家认为以下问题也值得证券管理部门关注: (l)定向募集公司的内部职工股并人上市公司后的定性问题。 有的专家建议将这部分股票视同公司上市前的内部职工股,从合并之日起三年后上市交易6有的建议将因合并而增加股份作为特殊的内部 股,不予上市。 (2)应明确审批公司合并的主管机关,以免形成多头管理。 (3)公司合并中的信息披露问题,和防止证券欺诈行为的问题。 在这次研讨会上,还讨论了个别上市公司上市后“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问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司上市后减少国家股份额的行为属股东退股性质,不符合《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而且国家股退股后可能导致公司的发起人股份达不到法定要求,不再符合上市条件,因此上市公司这种上市后个别股东单方调减股份的行为属于违规行为。有的专家还认为,对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发起人单方缩减出资额不仅违反《公司法》第九十三条的有关规定,而且根据国外证券市场的经验教训,如果没有充分披露信息的话,还有可能被视为证券欺诈行为。 在境外某些国家和地区,公司减少股本要经过法院裁决。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规定。专家建议尽快拟定有关法规,以便向国际惯例靠扰。 中国证监会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刘鸿儒主席在有关的汇报材料上批示:“尽快研究,形成法规”。目前,有关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合并的法规正在加紧制定之中。有关人士指出:对上市公司来说,在处理重大改革事项时,不仅需要改革的勇气,而且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企业行为的规律,更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还处于试点阶段的特点和股票供求关系的变化。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约束而盲目行事,不仅可能引起法律上的后果,而且企业本身可能会增加新的负担,为今后的发展带来新的障碍,这是不可取的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由谁来合并

8. 关于合并报表的问题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  只反映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是报表中的单列项目,不用理它), 所以才要抵销母公司财务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为什么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能刚好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相抵销了,原因在抵销的时候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已经调整至与其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金额一致了,因此才能够抵销。

        好了,言归正传,为楼主解答疑问,楼主的疑问有两个:
      (1)少数股东损益应该是利润表的科目,少数股东损益贷方表示增加,少数股东损益做在借方表示减少,为什么这里把少数股东损益做在借方?这不是表示减少吗?  
      (2)还有两笔分录中,都有未分配利润-年末,难道把未分配利润-年末抵销了吗?

下面先解决第(2)个问题:
       首先要明白一个等式:年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对股东的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
       如果把上面这个等式复杂化,那么这个等式就成了股东权益表。以这么理解,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期初金额+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余额。
       所以我们在合并抵销的时候既要抵销资产负债表,又要抵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否则只抵销资产负债表,而未抵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那不是造成资产负债表权益金额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不一致吗?
       因此,这合并抵销的第一步(如下所示)即是抵销资产负债表:
        借:股本——年初
                       ——本年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贷:少数股东权益
       通过上面的分录,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是抵销干净了,此时资产负债表中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已经为0,但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项目未抵销,不为0,这样会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不平。

       于是接着进行下面这步,抵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借: 	 投资收益
       借: 	 少数股东损益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 	 提取盈余公积 
       贷: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贷: 	 未分配利润-年末
       这个抵销分录概括起来就是:年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包含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损益)-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对股东的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
      移项得:年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包含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损益)=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对股东的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
      通过上面这一步,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各项目均抵销为0,这样子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中的股东权益与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一样,均为0,这样报表就平了。
      通过上面两步,第(2)个问题应该没有疑问了吧。

     接着解决第(1)个问题:
     首先要知道净利润是一个贷方科目,而净利润=母公司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这里抵销的“投资收益 和少数股东损益”实际上是抵销净利润,因此在借方的实际上是净利润,而将净利润表示成=母公司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因此少数股东损益自然是在借方。这是其一。
     另外在合并利润表中,要列示三个项目“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由于“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因此“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将少数股东损益列在借方,即从净利润中减去,得出的即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为什么要计算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了,这就和上面讲过的,合并报表中有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合计” 这一项,这一项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只能包含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而不能将归属少数股东的部分包含进来,因此要减去“少数股东损益”。这是其二。
    因此,问题(1)有两个答案,一是对净利润的抵销,二是计算出分别属于母公司股东和少数股东的净利润。

    上述两步说明,应该能解答楼主疑问。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上述答案是本人亲自研究过的一字一字打出来的,花了一个多小时打出来的。虽说助人第一,得分第二,但还是希望楼主能给分。如还有不明白之处,可加我QQ824060661,一起探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